第一百二十二章 备战第一步(2 / 2)

现在是要跳过朝廷,打一场仗。</p>

虽然名义上只是做防守,并没有破坏大明在西北以守势为主的原则,马文升最后都妥协同意,这也说明皇帝没有乱了大明历代皇帝在西北的布局。</p>

而且王越……</p>

就算马文升再不肯正眼瞧,也要承认,这是个能打硬仗的主儿。</p>

换了皇帝安排别的人来主持这次的战事,马文升就算明知会忤逆君王,也定会当场驳回去,甚至还会将此事公之于众。</p>

但要是输了。</p>

皇帝颜面荡然无存。</p>

王越望着张周道:“张先生,您所言的时间,准确吗?”</p>

显然在行军策略上,王越很自信,也不需要问张周。</p>

他现在只需要张周提供一个具体的时间。</p>

张周道:“人心最是难测,不过以目前草原的形势来看,在马市断绝的情况下,一些部族的物资根本不足以撑过整个冬天,他们劫掠大明边陲,一来是觉得我们不会意识到他们会在一个往常年不寇边的时候来。二来,就是他们要保证内部的安定,并筹备那场事关他们部族存亡的一战!”</p>

王越想了想,对朱祐樘道:“陛下,经过张先生前后的分析,连老臣也觉得,二月内发生战事,极有可能。”</p>

朱祐樘皱眉。</p>

你老王又是在拍马屁吧?</p>

都知道你性格,以至于你不拍马匹的时候,也跟拍马屁差不多,先前你没这觉悟,现在突然就有觉悟。</p>

你还是少说点话吧!</p>

朱祐樘不理会王越,问张周道:“秉宽,你觉得,胡虏会从哪个方向来?”</p>

张周看了看地图,要指出一个方向,实在有点难。</p>

先不说鞑靼人就算倾巢出动,也是分批的,前后会有一两日的差距,打的是明朝边防反应的时间差,就说这地图……</p>

张周道:“臣想重绘西北图志!”</p>

“什么?”</p>

朱祐樘一时好像没听明白。</p>

张周道:“臣的意思是,这份图志有不尽不详的地方,偏差还是有的,臣想做一份严格按照标尺比例绘制的图志,以保证此战在预演,及调兵时可以更为精确。”</p>

朱祐樘在苦笑。</p>

他怎么都想不到,张周筹备西北之战的第一步,居然是重新画地图?!</p>

“给他准备纸笔。”朱祐樘对戴义道。</p>

张周道:“劳烦戴公公再准备一下炭笔,还有标尺等,最好还有卡尺、戒尺等,我需要比划着来,对了,纸张尽量用四层以上宣纸压制成的,绘制结束之后,再让人拓印几分,以备此战之用……”</p>

……</p>

……</p>

张周的奇葩,让朱祐樘不太理解。</p>

但王越似对张周这种行为,很支持。</p>

因为他自己也感觉到西北的地图有很大问题,可问题是以目前大明的条件,根本不可能绘制出详尽的地图,若是张周能绘制出精度非常高的地图来……对于一个主帅来说,首先就能做到“知彼知己”。</p>

连自己身处的方位都记录有偏差,如何做到战场上灵活应变?</p>

于是乎。</p>

张周便在朱祐樘、王越、萧敬等人的目视之下,现场绘制起地图来。</p>

所有人都是张周的帮手。</p>

张周也不是完全放弃了原本那张地图,很多重要的地标,在另一章地图上标注的,在他的这张地图上,也会进行标注。</p>

“……比例是一寸,大概相当于四十三里,如果以鞑靼骑兵行军日进九十里来算,大概相当于一天走两格……”</p>

明朝的四十三里,大概相当于后世五十里,也就是二十五公里。</p>

旁边的朱祐樘听了在皱眉。</p>

一天走两格?</p>

听起来,怎么越来越像之前张周给朱厚照玩的那个“沙盘演兵”?</p>

再仔细看张周所绘制的地图,分明就沙盘地势在纸上的重现。</p>

朱祐樘忍不住问道:“秉宽,这份东西,朕似乎先前见过,是不是你给太子……”</p>

张周笑道:“回陛下,臣先前给太子所用的沙盘的原型,便在于此,当时臣还给太子详细描述过西北的局势。”</p>

“秉宽,你可真是……呵呵。”</p>

朱祐樘笑着道,“地图该绘制还是要绘制的,那沙盘,也要有,朕思量来,若是能有沙盘这东西做现场讲述,普通将士看了都会清楚明了,有助于调兵遣将。”</p>

张周道:“可是陛下,臣的那沙盘,材质不太好,怕不堪大用。”</p>

朱祐樘白张周一眼道:“朕既要重做,难道还会亏了你一点报酬不成?戴义,去安排一下,找最好的工匠,不惜一切代价,要在这两日内将沙盘制作完成。”</p>

“是。”戴义面带笑容。</p>

朱祐樘则突然好像记起什么来,面带歉意望着张周道:“秉宽啊,怕又要耽误你备考会试了!”</p>

张周则很洒脱拱手道:“为天下,臣责无旁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