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国有隙外患乘之,兄弟争终将失国(1 / 2)

 高昌开始和唐朝交恶。</p>

直接的导火索是高昌入侵焉耆,实际上是西突厥的重新崛起,导致和唐朝力量失衡。</p>

西域本来臣服于西突厥,但李世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唐朝的势力渗透到西域。</p>

一山不容二虎,两大强国已经到了需要正面对决的时刻了。</p>

西突厥的再起,是因为他们出了一个非常强势,特别能打的领导人,他就是乙毗咄陆可汗。</p>

他是西突厥中兴之主,也是唐朝最强悍而顽强的敌人。</p>

在乙毗咄陆可汗之前,西突厥曾经陷入了长时的混乱和内斗。</p>

这源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之死。</p>

统叶护是当世雄主,勇而有谋,善于攻战,在他铁蹄的淫威下,整个西域,全部匍匐在他的脚下,瑟瑟发抖。</p>

统叶护达到西突厥武功的极盛。</p>

但他也一直有一个梦想。</p>

统叶护以成为东西突厥的大可汗为己任,但他的统一大业,因为一场刺杀而戛然而止。</p>

统叶护可汗死于他伯父之手,但他的伯父虽然成功犯上作乱,却无法收割胜利果实。</p>

因为他原本只是个小可汗,虽然自立为西突厥的大可汗,威望和能力却远远无法服众。</p>

西突厥陷入内乱。</p>

在此情势下,铁勒部首领夷男率七万帐,也就是后来漠北大草原的霸主,被唐朝册封的真珠可汗,远走东突厥。</p>

夷男的出走,直接促成了反对派力量凝聚他的旗帜之下,一方面直接导致了东突厥的灭亡。</p>

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西突厥的实力,对属下各族的控制,西突厥也开始力不从心而分崩离析。</p>

在弩失毕部的支持下,他们迎立统叶护的儿子,成为肆叶护可汗,以对抗统叶护的伯父莫贺咄可汗。</p>

在双方都无法吞掉对方时,联结外援,增强己方力量,击败对方,成为必然的选择。</p>

他们不约而同地向唐朝请婚,请求承认和支持。</p>

这是唐朝和西突厥直接打交道的开始。</p>

自此之后,进入唐朝对待西突厥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p>

那就是两不相帮,坐山观虎斗。</p>

李世民气定神闲地答复他们的使者说:“汝国扰乱,君臣未定,战争不息,何得言婚。”</p>

在这场内斗中,肆叶护因为是正统所在,并且莫贺咄因为背负杀主之名,终归名不正言不顺,离心离德。</p>

莫贺咄兵败之后,逃往金山,最终被泥孰杀害。</p>

泥孰开始登上历史舞台。</p>

他其实比肆叶护可汗更具备实力和影响力,在弩失毕推举肆叶护可汗以前,曾经想推立泥孰为可汗,但被其拒绝。</p>

在肆叶护和和莫贺咄的内斗中,泥孰出力至多,立下赫赫战功。</p>

这引发了矛盾。</p>

肆叶护位尊而势弱,泥孰权重而位卑,双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利益分配也没到位。</p>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p>

西突厥新一轮内乱,又将开始闪亮登场。</p>

肆叶护在内外交困之下,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同时也无法挽回的错误。</p>

他前脚刚刚在和莫贺咄的内战中胜出,还没有站稳脚跟时,就准备恢复突厥的荣光,为父祖报仇。</p>

他准备东征漠北铁勒,以报夷男背叛的深仇,但他的运气不好,那时正是夷男(真珠可汗)的鼎盛时期。</p>

肆叶护大规模征兵,但在漠北大草原遭到惨痛的失败,再加上他在位时,经常无缘无故滥诛功臣,加速引发了部下离心。</p>

肆叶护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了。</p>

泥孰赢得了第二场内乱的胜利,他成为西突厥名正言顺的可汗。</p>

泥孰其实是李世民的老朋友了。</p>

在李渊时代,泥孰曾经作为西突厥的使臣,到过长安。</p>

他惊叹长安的富丽繁华,同时,他也见到了一生之中的贵人李世民。</p>

两个人意气相投,或者说李世民早著慧眼,早就有经营四方之志,惺惺相惜之下,两人结盟成兄弟。</p>

现在,泥孰需要这位兄弟。</p>

泥孰为了增加自己地位的合法性和增强在西突厥的影响力,派出专使出使唐朝。</p>

于公于私,他赢得了李世民正式的支持。</p>

李世民在西域的政策,进入第二个阶段。</p>

他派使节册立泥孰系西突厥,希望借助泥孰的力量,间接影响和控制西域的局势。</p>

这个国策,在李世民一朝,有非常强的延续性,即使后来横空出世的乙毗咄陆可汗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时,李世民也依然不改初衷,坚持地支持泥孰系。</p>

当他支持的泥孰系有心无力,再无作为时,李世民终于,也只能从幕后走向前台,正式派兵进入西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