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一代大酋终俯首,以天之名称可汗(1 / 2)

 李靖自有打算。</p>

他并没有派一兵一卒去追击颉利可汗,因为,他知道,李世绩早已在碛口,等待颉利的自投罗网。</p>

颉利的老巢和家底全部被一锅端了。</p>

他虽然暂时还没被抓获,但东突厥已经名存实亡,再无翻身的可能。</p>

李世民得到李靖大破颉利的消息之后,他毫不掩饰久经压抑的情怀,一朝释放的欣喜。</p>

李世民扬眉吐气地,对着所有的朝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p>

然后,他充满霸气地说道:“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p>

李世民终于大仇得报,大耻得雪,或者在这一刻,他心中想起了玄武门事变。</p>

虽然地是无法掩盖的杀兄屠弟的事实,但经此一役,他已足够洗刷自己私德上的污欠,他已经足以站在历史之上帝王之肩。</p>

李世民将这次胜利,视为自己人生最重大的胜利之一,他大赦天下,允许天下大醉五日。</p>

干杯,狂欢。</p>

为了这难得的胜利。</p>

但李靖这次犯了事,他虽然荡平了颉利,但突厥部内的财富,却并没有归入唐朝的国库。</p>

颉利可汗是突厥的大可汗,本部十万的人口,多年经营积累,无可置疑地拥有巨大的财富,以至于连唐朝堂堂三品官,御史大夫都有眼红之感,</p>

可以想见,当年那个战火连天的夜晚,那个喊杀声震天响的日子,是一种多大的疯狂,久受屈辱,备受压抑的情怀,终于也可以有尽情释放的一天。</p>

复仇的快感,燃烧了每一个久经屈辱的战士。</p>

李靖感同身受,他也享受这种滋味。</p>

因而,他对于温彦博的指控,并不加以否认,但他却不能忽视李世民的责备,也许,当时这个唐朝皇帝的心里,或许也充满了对那个夜晚的向往,但身为一国之君,他必须要政治正确。</p>

感性必须让位给理性。</p>

李靖接受了李世民的指责,他向李世民请罪,但胜利者,是永远正确的,也是不该被指责的。</p>

但李靖已是功高不赏,也是需要敲打的时候了。</p>

冷处理是必须的。</p>

许久之后,李世民再次召见李靖,他讲出了自己的真心话。</p>

“隋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当赦公之罪,录公之勋。”</p>

然后,给李靖升官赐物加实封。</p>

但给予的赏赐,实在微不足道,也许在李世民的心里,这虽然是一次足以铭刻史册的胜利,更多的却是乘对手的虚弱而胜。</p>

但即使胜之不武,也是足以名耀千古的胜利。</p>

颉利可汗遭到了双重打击。</p>

当他准备北渡碛口,进入漠时,看到了李世绩的身影,唐军早已等候他的到来。</p>

一步错,全盘皆输。</p>

颉利可汗前无进路,退无归途,他已穷途末路。</p>

他的部下再没有选择,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p>

颉利可汗部下的大酋长,替他做出了正确,也是必然的选择,他们举族投向李世绩投降。</p>

李世绩又俘获了五万人马。</p>

颉利可汗不愿意这么早投降,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搏一下。</p>

也许坚持就是胜利。</p>

他和少量心腹,投靠苏尼失部落,这是突厥最后的一支力量。</p>

苏尼失是颉利可汗的铁杆粉丝,忠于他,臣于他。</p>

颉利想在他那里修整之后,再南奔吐谷浑,也许在那片蛮荒之上,他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p>

但李世民不会再给他这种机会。</p>

他派出的六道讨伐大军并不是吃素的,虽然事实上,有二路军队根本就没有过和突厥交战的记录。</p>

但唐军的视线聚焦在颉利身上,围追颉利,活捉颉利,这是必然的收官之战。</p>

行军总管李道宗探知了颉利的遗迹。</p>

他率领唐军逼近苏尼失部落,明确命令苏尼失抓住颉利,送给自己。</p>

对抗全盛的唐军,这不是苏尼失一个小小的部落,所能承受的压力。</p>

颉利可汗只能再次闻风而逃。</p>

但他是折翼的可汗,他已走到了他的宿命和归途。</p>

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他根本就不可能跑得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