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半璧东南入长安,外患虽息内忧乱(1 / 2)

 李靖带来了一个人。</p>

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个人将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登场,也将创造一面定胜负的神奇。</p>

正面攻坚和决战是必须的。</p>

硬碰硬的战事,自然非常艰苦。</p>

李孝恭定下了一条疑兵之计,他先让羸弱的士兵佯装强攻,不出意料,这支前锋部队,失败而回。</p>

冯惠亮的军队养精蓄锐很久了,刚一得胜,士气正旺,准备一鼓作气,乘胜追击。</p>

李孝恭好整以暇,率领精锐主力等待他们的到来。</p>

出其不意之下,冯惠亮的军队陷入苦斗,被李孝恭大军击破。</p>

李靖见时机成熟,终于亮出自己手中的王牌。</p>

他是阚棱。</p>

是杜伏威军中的二号人物,也是他声名最卓着的养子,号称大将军,这是一个比王雄诞还要勇猛的存在。</p>

他是杜伏威军中第一勇士,也是治军最严的统帅。</p>

阚棱善使大刀,长一丈,二面开刃,这把刀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叫拍刃,即使不被利刃所断,大刀所过,玉石俱焚,一次毙敌数人。</p>

拍刃和他的主人一样,是江淮之间,第一可怕的存在。</p>

阚棱并不只有匹夫之勇,他也是杜伏威军风军纪的塑造者。</p>

杜伏威起于草莽,行军打仗,烧杀抢掠,多是流寇作风,这种行为,雄霸一方,或者有余,但逐鹿中原,却嫌不足。</p>

阚棱直接将杜伏威的这一短板补足。</p>

他治军严肃,部下有抢劫杀人,他必定就地正法,即使是亲戚故旧,也绝不徇私,因而,他治下的军队,纪律严肃,大有脱胎换骨之风。</p>

但天下大势,必定以北统南,李唐已是天意民望所归,杜伏威虽然天下雄才,也只能顺天应命,北归长安。</p>

但此次江南再反,阚棱却随李靖南来。</p>

现在,是骡是马,该出来蹓蹓了。</p>

阚棱骑着高头大马,脱下盔甲,面对冯惠亮的部下,不容置疑地说:“汝不识我邪,何敢来战!”</p>

冯惠亮的军队,很多都是原来阚棱的属下,现在他们见到老上级,才知道自己受了辅公祏的欺骗。</p>

此次起兵,并不是杜伏威的主意,加上阚棱素有威名,很多兵将立即下马向他行礼。</p>

仗打到这个份上,冯惠亮败局已定,被杀溺而死的人,达到一万多人。</p>

李靖是一个真正的兵法战略大家。</p>

他等待的就是这一刻,当涂之战才刚刚落幕,他立即挥军东进,马不停蹄,直杀辅公祏的丹阳城下。</p>

辅公祏想不到李靖来得如此之快。</p>

看来自己在当涂的家底,已经被对手一把就赢走了。</p>

当时,丹阳城虽然还有数万精兵,但辅公祏已经失去必胜的信念,他害怕李靖围城之后,自己即使想逃,都无法出逃。</p>

辅公祏做了一个决定,不抵抗,立即逃跑。</p>

他想去会稽会合左游仙,但败军之下,焉有全军。</p>

会稽是他永远到不了的地头。</p>

他逃出丹阳时,还有数万兵马,但在李世绩追击之下,到句容时,已经只有五百人跟随他了。</p>

痛打落水狗,让他们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是李唐的作战要领。</p>

辅公祏发现,他根本就甩不掉身后的追兵,这是一种绝望的感觉。</p>

在常州时,他属下的将领吴骚等人,想捆住辅公祏投降唐军,被他发觉之后,辅公祏竟然抛妻弃子,留下他们作为礼物,给想叛乱的士兵作见面礼,仅和心腹几十人飘然远走。</p>

辅公祏气数已尽。</p>

他一路逃到武康,竟然被当地的民团抓住,送到丹阳被斩首。</p>

辅公祏死,江南皆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