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错再错第三错,再回首是百年身(1 / 2)

 陈国毕竟是地头蛇。</p>

在经历初期的慌乱之后,他们很快就确定,贺若弼虽然渡江,但兵少将寡,而且是孤军深入。</p>

区区几千兵马,深入陈国腹地,这等于是送羊入虎口。</p>

这是一个可以将隋军一口吞下的好机会。</p>

陈后主准备正面决战。</p>

他集中了建康城的十万精锐,倾巢而出,在白土冈布好阵势,想一战击溃贺若弼。</p>

这并不是一个高明的策略。</p>

陈后主已经错失了无数次击败贺若弼的机会了。</p>

陈国一朝,一样也是将星闪耀,水战首推周罗睺,陆战当以萧摩诃为江南第一。</p>

当时,周罗睺已经被派往上游的荆襄,都督水军,他被秦王杨俊拖住,二军相持于武汉三镇。</p>

周罗睺虽然知道建康或者需要援助,却一样有心无力,甚至连这份心都不曾起过。</p>

这其实体现了小国的寡弱和无奈。</p>

陈灭之后,贺若弼在隋都大兴城见到了周罗睺。</p>

贺若弼虽然以胜利者自居,但也惺惺相惜地说:“闻公郢汉捉兵,即知扬州可得。”</p>

可见自负天下第一名将的贺若弼,也隐隐地将周罗睺视为同等的对手。</p>

周罗睺不卑不亢地回答说:“若得与公周旋,胜负未可知。”</p>

对于陆军大将萧摩诃,陈后主的心态就要复杂得多。</p>

因为,陈后主做了一件难以言说的亏心事。</p>

他给萧摩诃戴了一顶帽子,当然,这帽子的色彩碧绿青翠。</p>

陈后主荒淫好色,自己的后宫嫔妃,都能拿出来和十大狎客一起取乐。</p>

对于男女之事,就任意妄为,满朝文武官员的家属,他看中的人间绝色,就必然要弄上手,一遂心意。</p>

于是,陈后主逼淫了萧摩诃的妻子。</p>

这当然不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p>

陈后主心中有愧,见到萧摩诃时,心态难免失衡,于是,他心中有意无意,对萧摩诃产生了某种抵触。</p>

有时对萧摩诃的意见,会故意视而不见。</p>

其实,即使别人的意见,陈后主也已经听不进去了。</p>

在隋兵渡江,战火将在江南烧起时,陈后主在重压之下,已经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和意志力。</p>

他整天只知道以泪洗面,不知天之将暮。</p>

他的心腹大臣施文庆,在大敌当前,依然只知道争权夺利,念念不忘他的湘州刺史的职位,毫无以身许国之心。</p>

他害怕战争一起,将领们的发言权加大,如果有战功之后,肯定会不利于自己。</p>

他向陈后主进谏谗言说:“此辈怏怏,素不伏官,迫此事机,哪可专信。”</p>

因而,朝迁之中,军事将领们的所有奏请,陈后主一律不允许。</p>

作为大将之首,萧摩诃久经战阵,其识度和能力在陈国以内,实在是一流人物。</p>

很多次,真理都站在了萧摩诃一边。</p>

很多次,他也可能挽救陈国。</p>

但是,非常可惜,陈后主没有站在萧摩诃这一边。</p>

陈后主错失了最后的希望。</p>

当日,贺若弼进攻京口时,大将萧摩诃就请求率兵增援,认为贺若弼孤军屯兵坚城之下,完全可以里应外合,一举歼灭贺若弼于京口城下。</p>

陈后主不许,他错失了第一次机会。</p>

贺若弼进军钟山,阵脚未稳时,萧摩诃又献上了第二策。</p>

“弼悬军深入,垒堑未坚,出兵掩袭,可以必克。”</p>

陈后主又不许,他错失了第二次机会。</p>

贺若弼趁机立栅稳固防守,军情日迫,留给陈后主的机会不多了,但老天给陈后主留下了最后一个自救的机会。</p>

老将任忠在御前军事会议上,针对当前形势,规划了一个高明的“一稳二袭三攻心”作战方略。</p>

核心内容是稳守都城,不与贺若弼交战。</p>

利用优势水军,截断隋军南北信息传递,然后佯攻江北六合晋王杨广的行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