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的历史观(1 / 2)

 太史公成书在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历代写史者奉为圭臬,作者力虽未逮,心实向往。</p>

有幸生于这个年代,隋唐史的研究,早已精深入微,包罗万象,资料的获得也远较古人来得容易。</p>

这就具备了站在巨人肩膀上写作此书的可能。</p>

多年研读原始资料,放眼看世界,神与古人游,较少拘束,也形成了这套书“法天法贤法自然,重人重事重因果”的历史观。</p>

最核心的精神竟然是“实事求是”。</p>

如此简单的四个字,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之中,却发现极为难得。</p>

放眼全球,似乎整个社会,极难求得真相,因为人类社会,本质上是阶级社会,而真相或者事实,都具有分层和相对性。</p>

如果说“相对真相”,在社会领域是必然的,放之全球而皆准的规则,那我们这个民族,更是深深受制于“相对真相”,并且延入到自然科学领域,就实在令人叹息了。</p>

这些当然不是一本入门级的隋唐史,所需要讨论和应该讨论的。</p>

回归书籍本身,这套书可以让我们以一种比较轻松,了然的心态和情感,认识隋唐三百多年的人事风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