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北岳山一(2 / 2)

九州旗 祁陌魉 0 字 4个月前

《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明,自春秋时期起到明朝早期,北岳恒山一直在河北曲阳和涞源之间,也曾称常山、大茂山;明朝后期和清朝,恒山才标注在山西浑源。</p>

《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指出,北岳恒山在曲阳西北,也名常山,自虞舜帝以下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曲阳,明代始以山西浑源的玄岳为北岳恒山,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移祀北岳于浑源。</p>

古恒山佐证,定州奏,大风雹,北岳庙殿宇树木悉摧败之。因山立庙,即今天曲阳北岳庙。</p>

恒水从西来注(《水经注》),是以山名来命名河流名,即今天横河。</p>

代郡,秦置。莽曰厌狄。有五原关、常山关。(《汉书地理志》),是以山命名关隘,即今天倒马关古代也称作鸿上关,是明朝长城内三关之一,在恒山北麓。</p>

太后欲王吕氏,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强为淮阳王,不疑为恒山王;其中以地名册封王位。年六十二卒,后以德裕贵,追赠中书左丞,封恒山郡公,谥正毅(《元史列传》),以地名封公爵。</p>

常山由来,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恒山改名常山。</p>

赵王遂立二十六年,孝景时晁错以过削赵常山郡,诸侯怨,吴、楚反,遂与合谋起兵。(《汉书列传》)己亥,恒山郡太守颜杲卿败何千年,执之,克赵、钜鹿、广平、清河、河间、景城、乐安、博平、博陵、上谷、文安、信都、魏、邺十四郡(《新唐书本纪》)。皆是以山名而定郡县名。即现在HEB省会SJZ市及周边正定、元氏等地,正定即是常山郡治所。现在正定县的一些地名和企业名中还可以经常见到“恒山”。</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