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民族的痛(2 / 2)

问道途 问天散人 0 字 11个月前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参观。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京都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在京都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备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

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两年动土方40万立方米,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整修建设主要进行了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提高了福海、绮春园两景区的绿化美化、园路桥涵和服务设施。二是园林遗址的清理整理水平有明显提高。这两个景区已有蓬岛瑶台、涵虚郎鉴、观澜堂、别有洞天、涵秋馆、天心水面、凤麟洲等十余处遗址,清运碴土,廓清石建基址,整理临水台基,界定遗址范围,立石镌刻盛时图景,供游人凭吊。三是择要修复了几处景点,如绮春园的仙人承露台、碧字和浩然亭,福海别有洞天的四方亭等。四是全面补砌了绮春园东半部的河湖自然石驳岸,计4,960延长米。五是全面清理整理了西洋楼遗址的西半部,清运碴土16,000立方米,廓清谐奇趣、蓄水楼、养雀宠、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等各座古建基址及喷水池,并归位大批台基柱壁等石件。六是从1992年12月起,全面整修长春园山形水系,至1994年4月基本竣工。共动土方20多万立方米,浚挖河湖水面28公顷,整砌石驳岸9,500延长米,整理山形42座,使该园山形水系均基本恢复原貌。并整理了海岳开襟、、流香诸、得全阁、鉴园、狮子林等处园林遗址和临水台基;挖掘复位乾隆御题匾诗刻石31件;种植各类乔灌木35400余株,栽种莲藉藕10公顷。至此,圆明三园整个东半部(200公顷)已初步连片建成遗址园林。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已是山青水碧,林木葱茂,花草芬芳,景色诱人。它既富于遗址特色,又具备公园功能,是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群众游憩的好去处。

由国家与园内农民联合建园这一形式,经数年过渡,全面开辟遗址公园的条件渐趋成熟。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址公园建设步伐,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将园内原以土地谋生的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安置其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这就为在圆明三园范围内全面建设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古迹创造了全新的条件。争取恢复原样。

2015年,华夏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向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捐赠800万元,设立圆明园流散文物专项保护基金。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流散文物信息的调查收集。2007年,曾有社会捐赠的10余件流散文物回归圆明园,包括一对居民四合院中发现的汉白玉石鱼以及社会单位捐献的石雕构件等。

圆明园过去称夏宫,乾隆等皇帝一年要拿出半年的时间住在这里,有人称一部圆明园,半部清代史。圆明园现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了解中国近代落后与文明冲突的见证。在对西方文明本质做深刻反省与剖析的同时,也成为我们凄惨的历史记忆。它对国人既有荣华的永恒迷恋,还有强烈的失落感。圆明园离我们很近,又感觉很远。记得前些年社会上很多人对圆明园的修复炒得纷纷扬扬,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圆明园是中华民族伤心的痛,永远不可愈合的伤口。圆明园给我们的启示是,落后就会挨打,甚至任人宰割。我们人人要自立,国家要自强。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我们才不会被人欺负。所以我们要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尊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好自己,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小说《问道途》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