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充盈内宫(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广纳秀女是皇帝的特权,但秀女这名词对于魏朝来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以往每朝每代都会有不少的秀女被纳进宫,但因杨瑞本身就是女子,而她当政又有二十载,宫里连小宫女和太监都很少,更别说嫔妃和秀女。现在韩健初登基,又马上平定了豫州和鲜卑之乱,将北方权力归于他一人之手,下面的人也就难免要献媚,而进献秀女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韩健未置可否,宁原道:“陛下宽厚仁慈,但内宫需要充盈,也是为陛下的千秋基业。老臣与洛阳各家的人有详细的交待,所预选之秀女皆都以十五岁至十八岁待字闺中室女,会有礼部会同宫中女官作出甄选……更何况,按照旧制一切宫中女官也都是出自秀女,陛下就算不准备将秀女留在宫中纳为嫔妃,也可令其进宫接受教导,将来送出宫闱,也不失陛下的仁义之心。”

因为之前韩松氏跟宁原对魏朝旧派系老臣的清洗,使得很多人担心韩健登基改元后会进行第二**面积的清洗,以现在韩健的文治武功,已经不得不令北方的士族阶层所忌惮,他们心中惶惶不安,生怕下一个即将要覆灭的家族蔓延到自己身上,干脆就想尽办法来跟皇宫有所联络,宁原很清楚这一点,他帮各世家的人在选秀女之事上穿针引线,必然也能得到不少的油头,更能笼络一些家族为他所用。

韩健本可拒绝,但有些事是要顺应民意的,本来宫中冷清就需要增加人手,韩健思想相对开明,不想增加小太监的数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增多宫女,再从秀女中选出女官来为皇宫所用,如此也能令洛阳及北方的世家心安,也算是一举两得。

思虑之后,韩健点头道:“那事情就交由宁太师去办理。”

“谢陛下抬爱。老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宁原心中也有些宽慰,在近来他奏禀韩健的事情中,多半都被韩健给驳斥回来,他知道这是韩健在算旧账。若非是还要相对倚重他早就追究之前跟韩松氏联手打压异己之事。唯独只有在选秀女这件事上韩健同意了他的奏请,令他感觉送女人这途对于韩健是行之有效的。

选秀女要以礼部为负责,按照以往的规矩,是要以皇后为主导,宫中女官来负责遴选。帝王是不会参与的,进选到宫中的女子也仅仅是留名,最后再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秀女进宫,到秀女二十二岁以后,宫中不涉婚嫁,但在之前凡是在宫中秀女名册上留名的女子,无论是否被遴选进宫,都不得婚配,一旦婚配连家族都要跟着受牵连。

说完选秀女的事,韩健道:“宁太师不着急走。在一旁候着,之后尚书台和兵部的人会前来,还有事商议。”

宁原原本以为大功告成,要回去跟他的人做商议,在进选秀女这件事上有一些特别的安排,主要是为他的亲信家族提供渠道,让这些家族的女子可以顺利被选为秀女进宫。但听到韩健的话之后,宁原才知道韩建留在烨安阁并非是等他来奏禀事情,这次请的是尚书台和兵部的大臣,看起来像是有文政上的事要说。也可能是军事上的,在韩健登基后朝廷的衙门职责分配相对集中一些,只是韩健回到洛阳之后,才将原本已经近乎荒弃的兵部重新重用。而原本军所衙门的将领和谋士也被统一调配到兵部,军所衙门则近乎于空置。

很快尚书台和兵部的大臣都前来,为数也不少,有二十多人。等人差不多到齐,韩健才将苏廷夏撤兵之事告知,在场之人没有马上发表见地。对于苏廷夏,这些人可谓是心情复杂,按照道理来说,苏廷夏是荡平渤海狙击鲜卑骑兵又是出关三千里扫荡草原的功臣,可从心理上来说,苏廷夏治军实在是“作恶多端”,用的是以战养战甚至连自己人都抢都杀的方略,在百姓中声望也很差。这样的人撤兵回来并非是什么好事,这些人难免会想,这是苏廷夏在北方劫掠不到油水了,才撤兵回来,那河北一代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刚被鲜卑人洗劫一空,现在苏廷夏回来就意味着要面临第二轮洗劫。

宁原见旁人不说话,主动奏请道:“陛下,老臣有一提请,苏将军平定渤海,不妨封苏将军为渤海公,令他永世镇守渤海,以作颁赏,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韩健冷笑道:“宁太师这是不想让我三军将士回朝?渤海公……亏你想的出来,如今渤海之地是纳入到我朝版图,但如今渤海已近乎荒芜,何以做颁赏?在三军将士看来,倒不若说是流放!”

宁原赶紧请罪道:“老臣思虑不周,还请陛下见谅。”

他说着这话,也在揣摩韩健的意思,既然韩健不想流放苏廷夏,那就是准备在苏廷夏回朝之后来个兔死狗烹,一了百了。这通常也是作为帝王者应有的气魄,既然苏廷夏和他的兵马难以驾驭,就干脆用最直接的办法,令苏廷夏回朝便被杀,或者回来中途就派人将他置于死地。

韩健道:“朕找你们来,主要是商议如何协同撤兵之事,粮草和犒赏三军的物资也要即时调运北上不得与所耽搁,兵部负责兵马沿途回调协同,尚书台拿出方案,作出三军犒赏的细节清单,朕不想等三军将士归朝之后,因为犒赏之事而有任何异动!”

“谨遵陛下御旨。”在场官员皆都行礼领命。

韩健道:“朕立刻会传令北关,三军将士随时可以南撤,但沿途不得有滋扰百姓之事发生,兵部也派人前去盯着,若有违的话,朕定然要追究责任。”

韩健说是要追究责任,却不说是追究苏廷夏所部的责任,还是追究前去督察的兵部官员的责任。兵部的人也有哑巴吃黄莲的感觉,苏廷夏所部的行事风格他们是很清楚的,这简直就是一群贼兵,走到哪抢到哪,哪里还分什么鲜卑人和百姓,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作战方式令这些士兵跟普通的士兵不同,上了战场也能杀红了眼。反而是各路兵马中逃兵最少,作战能力也是最高的,否则在与鲜卑人打相持战的时候,也不会只有苏廷夏一路兵马能做主动出城迎击的作战。

官员退下。韩健回到皇宫仍罚杂谒胀⑾暮退娜寺恚『芮宄背跻彩且蛭北倭福∮采逖羲心嫉牟坏搅酵蛐戮桓胀⑾摹H盟胀⑾哪チ烦梢蝗呵康痢K胀⑾乃孔盥∈庇斜斫颍蠖嗍际歉接拐撸八胀⑾拇背霰惫厝Ю锏娜寺泶笤加辛酵蛴啵庑┤寺碇幸丫挥腥那逖舯镜氐淖拥鼙溆嗟娜寺聿糠质谴雍颖惫榻档牡胤奖恚褂胁糠质墙急恚晌接懔煸樱羰钦饴啡寺砘氐焦啬希秸崾荒茉际玫幕埃赡芑岢晌艽蟮幕龌肌

韩健直接往杨苁儿刚安顿下来的宫殿过去。到门口时,还有小宫女在帮忙收拾花盆,虽然已经入夜,但东王府往皇宫运送货物的马车还在持续中。大的物件基本都没动,但一些零碎的物事,包括原本各院的摆设也都运到了宫里来。

“臣妾给陛下请安。”杨苁儿一直守在门口等着,见到韩健回来喜滋滋迎上前来行礼问安。因为是在宫女面前,她也显得很有六宫之主的风范,没有像之前在私下时候那样自处。

韩健看着门口忙活的小宫女,笑了笑道:“爱妃平身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