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黄河两岸的局势仍旧僵持着,北王在得知洛阳城中发生的异况之后,暂且保持了克制,无进无退。朝廷在六月初五和六月初六再次派出使节队伍前去黄河以北北王营地交涉,这次北王却扣下使节,未对朝廷作出任何交代。
北王突然进兵南下,使洛阳城内突然变得萧条。若非洛阳城四面围墙城门紧闭,或许逃难的百姓早就涌出了城。尽管朝廷接连几日都派人到城中各处去安抚城民,但收效并不大,在战乱面前百姓是很惧怕的,不管这到底是否天家正统的争夺,不管战争是否针对百姓,百姓们心知,只要有战争就会有死亡,就会有尸横遍野饿殍满地。
为了令城中局势彻底安抚下来,女皇下旨,召城外一支戍卫军队进城。普通百姓只知道有军队进城,是哪路军队,有多少人马,由谁率领,不但普通百姓不知,连朝廷里的大臣很多也不知晓。韩健和洛夫人的人出去打探,也未得到确切的消息,这让韩健更加谨慎起来。女皇的这一部署已经稍微打乱了他的节奏,韩健知道,女皇调兵进城,跟他的目的大致相当,也是为了防备城中可能发生的军中哗变。但调集其他进队进城,同样也会有风险。
到六月初七,洛阳城内已经出现小股的骚动。一些乱民趁机出来闹事,朝廷以廷尉府和护卫所平息了小股骚动。
到六月初七黄昏,整个洛阳城大街小巷已经没有行人,只有偶尔有官府的人结队而过。
六月初七黄昏,东王府外一片平静。但在东王府之内,气氛却有些紧张。
韩健再次召集了一次小型的会议,商讨关于当晚的一些行动。韩健已经感觉到,北王军已在黄河北岸驻扎了四五天,已经到了极限,再下一步。洛阳城内便会出现骚动。若是洛阳城内无骚动,只有北王军强渡黄河这一种可能,但后者的可能性很低。
东王府的这次小型会议,参加者只有韩健、司马藉和大西柳三人。准确说,这不能算是一次会议,而是韩健对当晚行动的一次部署。韩健提前已经把张行派出去,在这样一个特殊时间里。东王府有任何人员调动都不会逃过其他势力的眼线。因而韩健很小心,在行动之前两天,便让张行带着东王府的大多数侍卫离开。在当晚的行动中,韩健并不会提前出场,他留在东王府吸引到各方势力的眼线,让别人以为事情与他无关。
韩健的部署会议用了小半个时辰。会议之后,大西柳趁着夜幕降临,匆匆离开东王府别馆。当下洛阳城中仍旧在戒严,大西柳要回去也要过不少的关卡。不过好在韩健在晚上的行动中,安排给洛夫人人手的任务并不重。
等大西柳走了,司马藉才问道:“少公子,我何时动身?”
“等吧。估计在半夜左右,还要看城中的动静。”韩健看着窗外的夜色,此时才刚上灯时分。虽然他来到这世界后,也算经历过一些大场面,但在今晚他还是略带紧张。这次的事事关重大,若是做不好,不但北王饶不了他,连女皇也不会饶他。韩健已经准备好。若是今晚的行动失败,那他就趁乱离开洛阳,到时回江都或者是隐姓埋名也有可能。
到此时,韩健也觉得自己所做有些太拼,其实他没必要把事情做的如此极端,但他还是忍不住做。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很刺激的事。
与此同时。皇宫烨安阁内灯火通明,女皇刚让枢密院和兵部的人退下,又召集了六部和上听处的大臣,商讨在这几日中如何保持洛阳城内的安稳。北王大军压境。朝廷只在黄河南岸设立了一道百多里长的河防线,而整个洛阳城却是内部空虚,令局势在往恶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次女皇召集六部和上听处大臣的会议上,有大臣提出了连枢密院和兵部都没敢提出的意见,就是把朝廷所有军队调回洛阳城内,以洛阳城防来作为屏障。而不是这般把兵马调去守黄河令自己空虚。
首先提出来的是上听处首席大臣顾唯潘,顾唯潘为人耿直,但他也少有会有如此“进谏”的一面。在顾唯潘提出之后,其他大臣也跟着附议。
“陛下,如今城中乱象丛生,完全是将士在外,民心不稳。或只有将将士调归城内,才可安抚民心,同时御敌。”
女皇并未怪责顾唯潘和一些大臣的进谏,她只是微微摇头道:“洛阳乃千年之都,朕不想令洛阳内遭逢战火。此事不容再提。”
女皇这么说,就是说女皇主意已定,这场仗不会以洛阳城防作为最后决战的战场。顾唯潘等人也不再敢提什么事。后面的会议,主要是围绕洛阳城民生。因为城中物价飞涨,女皇决定,在来日城中设立官家的救济所,赈济城中的贫民。
等烨安阁内的会议结束,已经是二更时分。女皇独自一人并无睡意,她起来到了烨安阁外看了看天色,星月无光。她的心情也并不是太好。
“陛下,该回去歇息了。”卢绍坤到女皇身侧,恭敬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