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麦收的喜悦(1 / 2)

贫农大魔师 秋味 0 字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有道是: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两‘腿’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社员们除了用大铁牛、肩挑、就是用独轮车一趟趟的这么把麦子运到打麦场,轧场。

轧场通常要选择在最热的晌午,套上牲口拉着石碾子一圈圈地碾压麦穗。在石碾的滚动挤压下,麦粒就会从麦秸上脱落。

轧场时,县长大人头戴草帽,左手牵牲口,右手拿长鞭。不时吆喝‘抽’打偷懒的牲畜。

同时还要身背柴筐和一个小水桶,都说懒驴上磨屎‘尿’多,得防着它把秽物拉‘尿’在麦子上。

此时的天气正是溽热难耐,夏阳当空,说真的这活儿真不好干!

县长大人和社员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忘我地劳作。汗水把短衫打湿,又很被太阳晒干。

就这么轮换着轧场。

俗话说的好,芒种三日打麦场。忙不忙,先打场。有风没风,堆到当中。

会扬场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

扬场是麦收中男人最‘露’脸、最惬意的时刻。选个有风的日子,男人们就会借助风力扬场,用木锨一次接一次地把‘混’杂着麦粒和麦糠的麦子抛向半空。像流星似的画一条弧线,麦糠和尘土就会和麦粒自然分离。

老人或‘妇’‘女’头道,“看着金黄的麦穗,就着特有的麦香,是人世间最独特、最颖、最‘诱’人的至美。”

话落,他摆摆手道,“不聊了,我走了,不耽误你们忙了。”说着骑着自行车就消失在大家伙眼前。

※*※

与此相同的场景同样发生在农场,军令如山,挡不住孟场长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气得农垦局的人吹胡子瞪眼,好好的训斥了孟场长一顿。

孟场长敢这么说,是因为领导真没生气,看到亩产刷纪录,再大的气也没了。这可不是大放卫星,而是实打实的产量。同样的土地,得有好粮种才能种出高产粮。

最终再下不为例,功过相抵中农垦局的人开着吉普车走了。

孟场长送走人后,回来大声喊道,“俗话说:田里看年景,场里看收成,仓里定输赢。

拉到场里算一半,收到囤里才算。

麦入仓,谷入囤,豆子入库才放心。

咱们还得接着干,入库才放心。”

不用他喊,大家自己都卯足了劲儿头,抓紧晾晒,收入仓中。

有道是: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霉烂病虫能生灾,入到囤里还得晒。

要是麦子得不到及时晾晒,出了问题,他们亏不亏。

最终姚湾村家家户户还是大夏天烧起了火炕,‘女’人们在家烘麦子。

男人们干啥?俗话说:麦子上了场,棉‘花’别没娘。光忙麦,不管棉,麦子入囤棉攥拳。不治蜜,光忙场,棉棵就像“屎克螂”。管粮不管‘花’,麦后棉“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