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姚夏穗的心思(1 / 2)

贫农大魔师 秋味 0 字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谷子虽然定苗、间苗是又热又累但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要简单的多了,起码比拔麦子简单。

镰刀齐刷刷的将谷子割到,一捆捆绑好车拉,人担拉到打麦场上,找个平整的地方堆在一起,谷子不是麦子,种植面积不大。

所以等都收获完了,男人们再带着镰刀,拿上小板凳来到谷堆前,将磨好的镰刀镰头朝上放在小板凳的前面,用一块石头将镰头把压住,然后将一捆捆的谷子搬下来散开放在小板凳旁边,男人们坐在小板凳上,一只手捉住谷穗,一只手拿住谷子另一头,对着镰刀有刃的一边用力往回一拉,谷子应声而断,谷穗放到一边,堆成一堆,谷秸放在一边。

这么多人一起割谷穗,这场面可真是壮观!齐刷刷一道道金色的彩虹划过,成堆的谷垛经过切割,谷穗变成一小堆,然后,将谷穗摊开在打麦场上,用马、牛等套上石头碾子将谷穗来回压,最后,将压好的谷粒装袋,需要的时候碾米。谷秸还要一捆捆绑住,堆在一起,等到冬天来了,用铡刀将谷秸切成一小节一小节,作为马牛饲料,一点儿都不能浪费,物尽其用。

打麦场上欢声笑语不断,这里从麦收开始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

“大队长,已经计算出来了,小米的亩产将近500斤,考虑到小米得去壳,出米率70~75%,亩产在300多斤。”姚满仓裂开了嘴,笑得合不拢了,“嘿嘿……大队长,这下咱们交公粮,又拔得头筹了。”

“这么少。可比麦子少多了。”妮儿呢喃道。

“小丫头,不少了,现在小米的亩产才百八十斤。咱这算是高产了。”刘姥爷哭笑不得道。“就这也是社员们泡在地里辛勤得来的。”

打麦场上的人又沸腾了,丰收意味着不饿肚子。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的人们不就是为了吃饱肚子吗?

刘姥爷看着打麦场男女老幼一张张朴实灿烂的笑脸,那是丰收的喜悦,比头了,虽然响应上级号召复课了,但各项运动依然是如火如荼没有停止过,现在又开始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念闪。?要求人们三忠于、四限,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年年有运动,月月有斗争。每次运动,学生们都要积极地参与进去,成天不是写大字报,就是喊口号,哪有什么心思去上课啊,老师们也没心思去教学了。”姚夏穗碎碎念了一大堆,“您说我还上课吗?”

大娘闻言咂舌道,“俺还以为平静下来了!没想到还这样儿啊!”

刘淑英停下手中的剪子,直起腰道,“你们是山中岁月,岁月不知年,都忙坏了。”

“不上就不上了,夏穗正好在家这两、三年,好好教导一下,就该嫁人生子了。”姚奶奶手摇着纺车道。

“我不嫁人!”姚夏穗扔掉手中的木棒道。

“娘,大嫂,瞧瞧,咱家夏穗害羞了。”连幼梅打趣道。

坐在小板凳上的妮儿双手托腮,凝望着姚夏穗,脑海中出现的几个画面让她一惊,恐怕这个姐目前来说是认真的,小手扶额,唉……有得头疼了。

剩女出嫁,这个时代稀少的很,除非是挨批的连累子女找不到好对象,一般情况下都是到了年龄就自然而然的结婚生子……

姚夏穗低垂着头,一下下的捣着谷子,如今这世道她也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像娘一样。结婚生子,上伺候公公婆婆,中伺候丈夫。下伺候小的,就这么年复一年的过下去。如果没有碰到太姥爷也许自己的一生沿着祖辈就这么走下去。

现在她不想这么走下去,至于怎么走,她还没有想好,反正她不想被人绑着。

姚夏穗顿住手,抬起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奶奶、娘,小婶。我是认真的,我不想……”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姚家的宁静,紧接着是女人的哭喊声,“田大夫,田大夫救命!”

“找姑父的。”姚夏穗放下手中的木棒道,“是娇婶。”

“找田姑爷的,准是谁病了。”姚奶奶起身疾步走了出去。

“胡辣子?”姚长青放下手中的鞋底子,就往外跑,然后院子里的女人都纷纷放下手中的东西急匆匆地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