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好人就会被人欺负(2 / 2)

苏轼和黄庭坚,看着范纯仁激动的坐到了那张椅子上。</p>

他们眼中,充满了羡慕。</p>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相同的心思。</p>

“不知何时,吾也能在这延和殿中,有一张椅子……”</p>

奈何,距离有点远啊!</p>

能在御前有一个座位,一般来说,至少都得是待制级别的重臣!</p>

二十四路转运使、安抚使、经略使,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p>

以他们两个现在的级别,除非是天子、两宫特旨拔擢。</p>

正常磨勘的话,即使每一任差遣都表现出众,也需要起码十年时间才可能爬到这样的职位上。</p>

这样想着,两人就耷拉下脑袋。</p>

赵煦自然也注意到了。</p>

于是,赵煦看向这两人:“想必,两位爱卿就是司马公和文太师向朕举荐的贤能吧?”</p>

苏轼和黄庭坚立刻持芴而拜。</p>

赵煦则鼓励的看了这两人一眼,勉励道:“卿等且将努力,不可辜负司马公和太师的举荐!”</p>

“陛下教诲,臣等谨记于心!”</p>

到这个时候无论是坐着的范纯仁还是站着的苏轼、黄庭坚都已经想到了一个事情。</p>

那就是,自入殿以来,帷幕后的两宫一直保持了沉默。</p>

只有少主在说话!</p>

换而言之……</p>

三人的心脏,都是砰砰砰的跳动起来。</p>

少主才八岁!</p>

两宫居然就已经在让他出面独力主持和负责召见大臣、劝慰、勉励了吗?</p>

即使这些都是礼仪性的程序。</p>

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p>

仁庙当年即位时,都已经十三岁了!</p>

然而,直至仁庙亲政,他也没有单独负责和主持过这样的礼仪性朝会。</p>

如今,两宫就已经让少主主持、负责了。</p>

这说明了什么?</p>

三人心中都清楚。</p>

第一:两宫相信少主可以胜任。</p>

第二:两宫都可能会提前归政少主!</p>

说不定过几年等少主大婚,宫中就会有一道旨意降下,将军国大权归还少主!</p>

而在这之前,说不定少主会逐渐的慢慢的在两宫辅佐下,开始接触军国权力。</p>

只是这样想着,三人都是微微吁出一口气。</p>

“祖宗幸甚!”范纯仁更是在心中感慨。</p>

他看向端坐在御座上,平静自若,仿佛天生就知道该怎么做的少主。</p>

范纯仁终于知道,文彦博为什么要推脱有病了。</p>

在这样一个聪明的有些过分的少主面前。</p>

在这样一个自始至终都将孝道放在第一位的孝子面前。</p>

即使司马公在都堂上能赢。</p>

未来也一定会输!</p>

而且,很可能现在赢得越多,将来就输的越惨!</p>

甚至连本保利,全部都得吐出来!</p>

所以,范纯仁知道,文彦博、冯京、张方平这些元老的选择是正确的。</p>

过犹不及,当适可而止。</p>

少主已经尊奉了大行皇帝遗命,将那些恶法罢的罢,废的废。</p>

也给那些曾经蒙冤之人平反。</p>

据说连郑侠都已经被旨意起复,准许他回乡居住。</p>

如今殿中的那个苏子瞻,更是被直接起复,恢复了朝官的待遇。</p>

剩下的法令,也都在都堂被慢慢调整。</p>

范纯仁昨日已经在都堂见到了,右相韩绛主持的役法检讨所在讨论役法利弊了。</p>

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公依然执意要尽罢新法。</p>

这让范纯仁在心中叹息了一声。</p>

“回去,我劝一劝罢……”他想着。</p>

没必要,真的没有必要!</p>

而且司马公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危险了。</p>

一个不好,就可能被人扣上一个胁迫君上的帽子。</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