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又浪费简历(2 / 2)

“刚开始上班,要多注意和别人交流,要和大家经常沟通,要多跟领导汇报工作……”

“知道了。”

“家里不等你的钱用,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要注意身体。”

“知道了。”

“有时间多往家里电话,啊!”

“知道了。”

放下电话,林悠情不自禁的觉得有些内疚,对不起家人。

老妈子每次来电话,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嘱咐,林悠已经可以背诵了。

唉!

千不该万不该,蒙骗家里人说,说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某个五星级酒店上班,每个月有1800元的工资。家里人都在乡下,隔着千山万水,不知道林悠的真实情况,他们自然为林悠高兴,每次打电话过来,都是嘘寒问暖的,让林悠觉得内心怪怪的,然后愧疚无比。

无意中看到手机里的信息,更是郁闷。表妹要结婚了,要在酒店办喜酒,请他参加。婚礼就在明年年初,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提前三个月就开始派请帖,显然是有人高兴坏了,恨不得马上将这件喜事告诉所有的亲戚,以便炫耀炫耀,哪怕是再等两个月都不行。

表妹的男朋友是海关的公务员,有车有房,上次表妹带回老家,就是开着丰田凯美瑞回去的,让表妹的家人,着实是炫耀了一番。表妹的父亲三姨丈,更是逢人就说,他们家要更上层楼了。这番话,十有**是冲着林悠来的,因为亲戚里面,就他考上了大学,三姨丈试图证明,考得好不如嫁得好。

不知道真实情况的家里人,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出席婚礼,也为他们脸上增光。可是,自己有什么脸去参加这个婚礼?红包倒是没有问题,五百块还勉强封得起。只是,到时候亲戚朋友一多,林悠就担心自己的撒谎会露馅。到时候要是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林悠大学毕业到现在,都还是待业状态,那就糟糕了,只怕家里人也会觉得很没有面子的。

表妹根本没有怎么念书,中专毕业就在工厂做事,因缘巧合,做到采购员,凭她的胆色,居然捞了不少的外水,率先买了商品房,身上的穿戴基本都是名牌。倒是自己,辛辛苦苦念完大学,却落得如何下场,连工作都没有找到。本来做生意出身的三姨丈就看不起其他亲戚,现在恐怕更加看不起了。

好不容易等外面的雨停了,林悠收拾精神,从地下隧道钻出去,跑到公交车站。体育中心的公交车站,永远都挤满了人,这时候也不例外。刚好245路公交车到站,林悠马上拥挤了上去。要钱是没有的,只有身体了,幸好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垮掉。

245路公交车拥挤得就好像是沙丁鱼罐头,摩肩擦踵,水泄不通。林悠被挤在车中间的位置,单手吊着一个拉环,前后左右都被人紧紧的挨着。不过,对于公交车的拥挤,林悠倒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他已经习惯了。这还是非上班高峰期,要是上班高峰期,天知道会拥挤成怎么样。

车到麓湖的时候,雨渐渐的停了。

电话忽然响了。

车厢里很安静,这个电话显得非常的突兀,好几个人都伸手掏自己的手机,结果发现不是自己的手机响。有人转头看着林悠,林悠才意识到自己的手机响。林悠以为是用人单位,急忙单手掏出手机,结果发现上面的号码很熟悉。

“表哥?”

“嗯,是我。”

电话的那头,是他的小表姑,陈晓菊。

说是表姑,是因为她是林悠的长辈,足足比林悠高了一辈。加上小字,是因为她比林悠小了足足三岁。至于她和林悠到底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恐怕只有两人的母亲才能解说得明白,就连两人的父亲都是不太了解的,反正关系远着呢,大概是外婆的外婆曾经是表姐妹之类的,无法追究。

林悠的母亲,和陈晓菊的母亲,都在乡镇工作,原本不认识,后来不知道哪天拉家常的时候,冒出了一个共同的亲戚,于是两人就认了亲戚关系。自此以后,林悠和陈晓菊也就成了表侄和表姑。当然,这个表姑是不能当面叫的,要不然陈晓菊耳根子都会红透的。

至于她不顾辈分,倒过来叫林悠表哥,则显得理所当然,因为林悠年纪比她大。但是林悠强烈要求她叫自己“小悠“,这样既不会乱了辈分,又显得双方的关系很亲近。当然,最最关键的原因是,林悠的表弟表妹实在太多,要是都在电话里叫表哥的话,他根本分不清是谁。

小表姑对林悠的感情很复杂,两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念书也在同一个学校,只是年级不同,直到林悠念大学,她念中专,两人才分开。林悠以前的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基本都在前三名,名字常常出现在学校的表扬栏上面,从小就是小表姑的偶像,无论林悠说什么,做什么,小表姑都觉得林悠的对的,她对他的依恋,就算是傻子都能够看出来。

林悠到花城来念大学,小表姑也考上了花城的中专,节假日周末,她都经常来宿舍找林悠,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前跟后。她每次来,都带来很多东西,还有自己亲手织就的毛衣、手套、帽子等,两人的关系让同寝的人羡慕不已。现在林悠身上穿的,还是小表姑织就的毛衣呢,简单,厚实,温暖。

后来小表姑中专毕业,去了外地的城市打工,这才没有时间来看林悠了,可是,她还是常常会打电话,问这问那,就算没事,说说话也好。她在东莞的电子厂打工,原本收入还算稳定,后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电子厂的订单大幅度减少,她们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收入起伏不定。她自然觉得很苦闷,又不敢跟家里人说,只好找林悠倾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