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 第122章(2 / 2)

大皇后 雕栏玉砌 4040 字 2019-10-15

萧家则在不久之后传来消息,说是已将萧若雪送到西边,刘祭则是上书皇帝求恩典,他的婚事要请皇帝做主。

时光悠悠,在刘祭一事未定夺下来之际,几道军报又在朝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百里征在武城战平朱家,勉强拦住了朱家北上地脚步,而在北方一直蠢蠢欲动地大鲜终于按耐不住,找了个借口要与大周开战了。

民间流言四起,朱家打着的是勤王地旗号,不得不说这个旗号相当的好用,百姓讯息贫乏,之前十年天下皆知萧仲纥而不知皇帝,朱家又是忠心耿耿,如今摇着大旗气势汹汹而来。自然在民间造成恐慌的同时也激起了民愤,加上有心人士散播的谣言,人人皆道是萧家用了一位假小姐来操纵皇帝,如今的天下已是萧家的天下,如今地大周只是名号未曾改变而已。

“内地空虚,又有人煽动,虽然及早做了防范。却是无法防住有心之人。”凌霄在殿内慢慢的踱步,“除了东面,三面受敌,朱家虽然兵力不多,也无奥援,只是两人都熟知对方根底,百里征能否拦下朱家还是个问题。若是内地起了民变,怕是就来不及了。”

说完这些,凌霄抬头望着萧夫人,“母亲。父亲的意思是?”

萧夫人好些日子没有进宫了,自从上次凌霄回了萧家,两方的往来不过是下人传话,萧仲纥忙。凌霄也忙,萧夫人带着病体也是忙的不可开交。不过几月时光,已是足足的老了一轮,头上的白发越发地多了。

萧夫人轻启薄唇,“太师的意思是,离间、打、求和!”

凌霄略一沉吟,随即明白萧仲纥的意思,离间南蛮与岭南王,继续攻打北沂大鲜。向西邵国求和,前两项还好说,最后一项却是大周人无法接受的,要弯下那高贵的文人脊梁,大周的皇室不答应,大周的文人不答应,大周的百姓也不能答应。答应了。那就是千古的罪人!

几个月来的战争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地人,烧了不知道多少的银子。四面开战的结果就是国库空虚,加税赋、节约开支、再想法设法的从富户官员身上压榨银子,大周此刻已经变得虚弱了,再也经受不起长年累月地战争,只是,即便此刻火烧眉毛,谁也依旧不敢松这个口。

若是凌霄能做得这个主,自然是无须如此忧心,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即便背上千古骂名,也胜过让好好的一个大周就此灭国,只是,这事儿凌霄做不得主,萧仲纥做不得主,佟家也做不得主,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得主。

萧夫人见凌霄不语,轻声道,“太师地折子已是写好了……”

凌霄摇摇头,走到门前瞧着院子里的景致,“皇上不会答应的!若是如此,民变必起!”

萧夫人眼神黯了黯,咬咬牙道,“杀!”

凌霄深吸了一口气,回过头来望着萧夫人的双眼道,“南北两方捷报连连,西边也没有遭受多大的挫折,此时求和大周的损失虽然是最小,朝中上下必然无法心服,若真要求和,萧家必须打几个败仗,还得是大败仗!”

萧夫人如何不知道凌霄言之有理,只是此刻大军的粮饷已然供应不上,再加税赋,各地必然生出事端,此刻撤军议和大周还有一线生机,再打下去,即便是败仗,也无法挽回国内士子百姓蠢蠢欲动的情绪。

而萧家也经受不起这样地败仗,西边,一直是萧党最大的依靠,败了,萧家便会就此没落下去,任谁都可以踏上一脚。而失去萧家的凌霄,日子怕又要艰难起来。

萧仲纥明白这个道理,凌霄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萧仲纥才会决定要在此刻上书,萧夫人进宫便是希望凌霄能够敲敲边鼓,此事成与不成都只有五分把握,成了,结局也是难料,若是日后不能收回失去的东西,萧仲纥这个卖国贼之名真真是要流传千古了。

从大局看,萧仲纥此刻上书才是正道,拼萧家之力搏一把,从自身长远的利益来看,凌霄则更希望萧家能打几个打败仗,只有萧家没落了,才好使唤,唔,也许这个愿望在萧仲纥还活着的时候难以实现?

萧夫人望着凌霄为难的脸庞,“娘娘,此事关系重大!若是不在此刻议和,之后地事情怕是难以控制了!”

凌霄闻言皱起眉头,又开始在殿中踱步,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地脚步声,那人似乎遇上了什么急事,连门槛都忘记了,刚到门口便被绊的一个踉跄,扶着门框才好歹没摔下去。

“这般慌慌张张地成何体统!”来人是个有些眼熟的宫女,凌霄呵斥道。

那宫女顾不得喘过气,“娘娘……霜嫔……霜嫔娘娘要生了……”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