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暗战(4)(2 / 2)

奸商 我是奸商 5033 字 2019-09-19

“好了,你还真是花心,咱就不明白,你们男人怎么都愿意三妻四妾的。不过看起来先生你的艳福不浅吗。”

对李太后的话,我只能姗姗的一笑,这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我听说有这次先生要纳的几个女子有两个是出身烟花之地,不知道是不是有这回事儿啊?”

我不知道李太后问起这个来到底是为了什么,所以也只好小心翼翼的回答说道:

“确实有两个是出身青楼,不过都是小民赎出来的清倌儿。”

李太后只是淡淡的点了一下头,然后似乎十分随意的说道:

“先生,虽然说才子佳人是一段佳话,可是以后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你们男人逢场作戏,咱也不要求你什么。可是这等娶到家中的事情,咱不想再听到有第二次,你现在说起来也是太傅,要注意影响。”

话虽然是淡淡的说来,可是我却感到了自己的后背都已经全部湿透了,这个李太后真是一个厉害的女人,可惜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将自己心中的不痛快全都深深的压在了自己的心底,在孤儿院的时候我都知道了审时度势。

“太后,要不小民这就取消了这次的婚事……”

“算了吧,下不为例!”

“小民遵命。”我听到李太后的话,连忙跪下谢恩。

这间事情刚刚完了,太后又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桌子上面,然后问道:

“刚才咱进来的时候,先生在忙着写些什么呢?”

我看太后不再在我纳妾的问题上面做文章,正乐得清闲,现在她问起这个,我连忙回答说道:

“小民蒙皇上和太后不弃,让小民担当皇上的教席,小民正在整理一些要讲解给皇上的东西。”

听到我说起这个,李太后面色一肃,对自己儿子的教育,李太后是十分重视的,现在听到我说正在整理要讲解给皇上的东西,立刻起了兴趣。

“先生能不能告诉咱一些东西。”

看到引起了李太后的兴趣,我有一种将自己这些日子来一直在脑子中盘桓的东西,都一古脑讲出来的冲动。

“太后,小民所设想的是将现在朝廷的税法修改一下。”

可是李太后听到了这个,立刻说道:

“可那是祖宗之法,怎么能轻易的更改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早就在心中想出了上百种的反驳方法,于是我接着说道:

“当年秦国正是因为有了商鞅变法,才能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可惜的是秦孝公死后,那些个迂腐的士大夫将商鞅车裂,将变法作废,让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将近一百年,还有宋朝的王安石,如果他们都死守祖宗之法,如何能让国家强盛……”

慢慢的我竟然有了一种当年和那些教授在辩论某些问题的时候,那种慷慨激昂的感觉,那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又在这一刻回到了我的身上,即使是面对的是当朝的太后,我却丝毫没有一点其它的感觉,只是在将自己心中所想的东西都讲述出来。

终于我看李太后的脸上有了疑惑的表情,这才停了下来,顺便休息一下,我顺手将放在桌子上的一个茶杯拿了起来,可是却发现里面竟然一点水也没有,就又顺手放了下去。

可是下一刻,李太后却走了过来,将我放在桌子上面的那个茶杯拿了起来,走到了房间中间的圆桌边上,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到了一杯茶水,然后又端着放到了我的面前。

因为这个时候,我的脑子中还是处在一种极其兴奋得状态,却也没有想这个有什么不妥,只是抓起了茶杯,然后一饮而尽,然后我擦了一下嘴唇上面的水渍,我对李太后说了一声:“谢谢。”

李太后一怔,显然是被我这句话给弄得有点不明白,不过她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只是静静的看着我说道:

“先生所说的都是历史上的东西,咱不懂那些,不过听先生一说却好像是蛮有道理的。”

要是连太后都不支持我,那么这个“一条鞭法”根本就只是空谈,我接着说道:

“就说本朝太祖开国的时候命令宦官不得习文识字,更加不得干政,可是到了成祖的时候却让那些不仅仅让宦官识字,还设立了东厂恢复了锦衣卫刑狱。后来弄得每每都有宦官专权作乱,汪直,刘瑾。还有嘉靖年间开始至今仍旧在实行的海禁,那个是祖宗之法。所以我因为祖宗之法,要是不合时局就的改革,否则的话对朝廷就是一种桎梏,只能让朝廷的局势越困难。法令顺,则国家昌;法令逆,则国家亡。纵观中华数千年无不是佐证这个道理。”

说完后我有点期待的看着李太后,可是谁知道李太后只是盯着我看着,目光中似乎有了一些莫名的情愫,似乎是有点异样的看着我,在她的脸上竟然出现了女儿家的娇羞表情。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要不是在我有说话的时候一定看着对方眼睛的习惯,恐怕我就会错失了这个场景。

太后接着将手中的仕女扇摇动了几下,想借机将自己方才的异样掩饰过去,不过她不知道方才的一切我都已经看在了眼里。

“先生所说的这些不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说的,太祖有《女鉴》留示后世,警告后宫不得干政,所以这件事情先生还是和张大人和皇上商量去吧,不过先生方才所说的话中对成祖有肺腑之意,最好还是不要讲与外人听,否则恐怕会有人再参奏你污蔑祖宗。”

李太后还是用那种淡淡的语气说道,可是听在了我的耳中,却让我感觉到虽然这个太后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可是我和她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我心中一凛,没有想到李太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幻这样两个极端的感情。仿佛刚才那个有着女儿家娇羞的人是她似的。难怪乎“有伴君如伴虎”一说,这些常年在深宫的人,一个个都城府极深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