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水牛市长与《牛》(2 / 2)

重启 青铜人头 7420 字 2019-09-19

不几天,整个北京演艺界都知道黄昏要做一个大型文艺晚会的事情。很多人都想加入这个项目,分一杯羹。

北京这个地方什么都多,特别是想做明星的。在这个世界北飘一族依旧人数众多。那几大电影厂的门口常年都驻扎着一群等戏拍的人,希望通过一个个龙套节目让导演看上,进而一圆自己功成名就之愿。

可惜,成为幸运儿的终归是少数,每年都有人流着绝望的眼泪,但,又有更多怀揣梦想的人又加入进来。

已经成名的明星是不能够加入黄昏这个剧组的,因为,大凡明星。每一年的工作在年前都已经安排妥当,临时去请人家也没有什么时间。况且,看黄昏这个项目。大概要花很长一段时间。也请不动请不起明星。

因此,请龙套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龙套之中有很多还是有实力的。这个需要细心甄别。林玉婷和王茹当仁不让地做了总考官,小猫列席。

他们这回主要是选一批舞蹈演员。歌手暂不在考虑之例。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歌舞晚会全是歌手在唱歌,干脆就是叫演唱会好了。歌舞歌舞。大头还在舞字上面。

中国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认识。大凡像歌舞这种词组,你要忽略掉第一个字,而重点思考后面一个字。就好象“恩怨”就只有怨,恩字要先放在一边。有好象某人要和某人决一“生死”,生不在考虑范围。大家见了面,要死一个才算罢休。

林玉婷是这么安排地,整个晚会以舞蹈为主。其间穿插着孙芊芊和f4组合的几首歌。而且要唱那种听起来很热闹的。这样才能印衬出热闹、喜庆、祥和的气氛。

对于林玉婷的这个想法,黄昏大赞。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看问题就是这么深刻。他以前是看过老家地那些三下乡活动的文艺演出的。十几个小演员轮番上阵。你唱几首。我唱一曲。到后面,大家都听得耳鸣。这样的节目还不如不搞,要搞就搞个大的。

“你准备让f4和孙芊芊他们唱什么歌,曲目选好了吗?”黄昏问。

“曲目是一个问题。”林玉婷老实地回答。这件事情不是可以一蹴而就地。需要精心选择曲目,以便和现场氛围相融合。本来,f4他们靠《流星花园》起家|qi-shu-wang|,唱几首上面的歌也无可厚非。观众也能接受。可这么一来,还叫什么歌舞晚会了。还叫什么水牛节?明明外面是水牛在跑,偏偏里面在唱爱情歌曲,想起来就觉得不伦不类。

“有点头痛。我想写几首合适的曲子。”林玉婷敲着闹门,说:“很头痛啊,时间又这么紧迫。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我最近没什么灵感。问题是,这不是写一首曲子那么简单,而是要写一套。至少要有十首和舞蹈相配合的歌。我觉得应该出高价钱请几个作曲家来帮忙。”

“请人?不不不。”黄昏立即否定了林玉婷这一建议。世界上还有比林玉婷更好地作曲家吗?外来地和尚未必就能念好经。可,没灵感也拿她没办法啊!

黄昏也是一个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知道创作这种东西,不是简单地下个指令就能搞好的。而缪斯女神也不是随时都可以来敲门的。

看来,这次自己不出手是不行的。

可是,该怎么弄呢?

黄昏陷入了沉思。

“你怎么了?”看到黄昏出神的模样,林玉婷说:“你现在这个样子哪里有一点生气。关小黑屋关傻了?”

“呵呵,老虎就算是在笼子里也不是猫。”黄昏咧嘴一笑。

“你现在这个样子就是一只病猫。”林玉婷忍不住笑起来。

“什么,你刚才说什么?”心中突然跳了一下,黄昏隐约地感觉到一点什么。

“什么?”

“你刚才说什么?”

“生气了?你的样子本来就是一只病猫。”林玉婷回答。

“对了,是猫,我就是一只猫。”黄昏终于想起来。以前他好象看过一部百老汇的歌剧《猫》,是电视台转播地。那时候,百老汇的歌剧第一次登陆中国,同时带来的还有另外一部歌剧《歌剧院魅影》。黄昏本来对这种东西就不太感兴趣,不过因为剧组中有一个中国歌星费翔,让他留意起来。后来听了几段,觉得还算可以。特别是结尾那首歌曲很经典。

于是,黄昏小声地在林玉婷面前哼起那首歌。

“调子很不错,不过,从你嘴巴里出来,怪腔怪调的。”听了几段,林玉婷也跟着唱了起来。非常好听。她赞叹:“黄昏,说句实在话。我认为你该去做作曲家。只要你去做,其他作曲的都该失业了。”

“谬赞了。怎么样,这首歌就送给你了。做这个歌舞晚会的压轴。”

“可以。”林玉婷点头。“不过,光这首歌还是不够的。不足以支撑起一部大型的晚会。”

“你为什么就不换一种思维方式,一定要搞成晚会的样式呢?”黄昏笑笑:“我们也搞一个歌舞剧,名字就叫《牛》。”

“这名字实在是牛!”林玉婷汗,说:“歌舞剧的提议很不错。给个故事,我写其他曲子出来。”

“故事是这样,在水牛节时,水牛世界要举行一次选美比赛。所有的牛都认为自己漂亮,于是……”

“于是。他们开始唱歌,述说着自己的美丽。”林玉婷眼睛一亮,禁不住大声赞叹:“好主意。”

“在最后,它们决定将选择权交给从天而降地仙女。这个时候,一个劳动了一辈子。正在等待死亡降临的老母牛开始唱我刚才唱的那首歌……”

“于是。仙女选择了那头老母牛!”林玉婷说:“太好了,这个结局太好了。”

“不但是结局更重要地是,我们讴歌了那种老水牛精神。劳动者才是最美丽的。歌剧也是有主旋律的。”黄昏呵呵一笑:“去写吧,将这个故事给我用歌舞表现出来。”

《牛》歌舞剧所聘请的演艺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要有一定舞蹈功底,因为这是一个舞台剧,不会跳舞你来了也没有用;二,应该具备相当的形体条件。这个要求有点古怪。并不是说你长得漂亮。身材好就一定能中。每一幕演出都有相关地形体要求。比如一只小牛和一只生过十七八胎的母牛,在外形上绝对有极大区别。还有,吃草的牛和吃饲料的牛长得也不一样。否则,如果全选俊男美女,那世界上就没有牛魔王的生存余地了。大家都牛,非常牛!

来应聘地大多是进过舞蹈团的,这种人最多。不过,也有一个大问题,来的大多是女孩子。因为,男人去跳舞的还真给人一种阴阳不调的感觉。社会地舆论还是比较可怕地。

但是,如果全选女孩子,水牛的世界未免就有点不对劲。全是母牛,没有雄性同伴,大大不符合虽然规律。

因此,另外两种渠道来的男生就非常受欢迎。一种来自在电影里跑龙套的武术演员,另外一种来自杂技团。

黄昏为所有应聘上的演员开出的酬劳是,月工资三千,包吃住,排练一场发二十。

这种收入不会被大小明星放在眼里,但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也足以让那些四处寻找机会的北飘们争打破头了。

实际上,王茹很享受这种当考官地生活。她以前做小演员的时候,也常常被人家选择。后来遇到黄昏这个命中的贵人才算是山鸡飞上枝头,变成金凤凰。现在,有了一个决定别人命运的机会,怎么不甘之若诒。虽然,大多数人来求聘为的不过是黄昏开出的相对合理的酬劳。可王茹知道,但凡进入黄昏公司的小艺员,前程都是光明的。因为黄昏自己也说过,他很缺人才。只要是个人,在他的调教下都有一番作为。

这一点王茹深信不疑。

一朝权在手,便不令来行。

估计是以前的日子过得憋屈,王茹对待新人十分苛刻。就像一个委屈了多年的小媳妇,这回成了婆婆,怎么说也得过把瘾头。这也是东方女人的一个传统。

很快,新人之中便有这么一个传闻:最好不要碰上那个有点丰满的考官每个月的那两天,否则,铁定被枪毙。

不过,也有不怕事的,有某男生就是这么一个人。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