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上(2 / 2)

两世活法 朝盖 0 字 2023-04-11

通古到临州市八十公里,两个小时的车程。

紧赶慢赶,到临州时已经快两点了。

林河跑到买票的窗口一问,下午三点到通古还有最后一班班车。

还好,没有错过。

林河松口气,买了票,到外面吃了碗面,也没逛街的心思,到后车室等到三点,班车还空了一半的座位,司机不发车,一直等到四点,人坐满后才发车。

两百多公里,跑了五个多小时,到通g县时天已经黑了。

林河找了家旅馆住下,双人间,只有两张大铁床,一张床一天十块钱,很便宜,条件差了点,将就下也能住,老妈就给了五百块钱,没有资本享受。

通古是边境县城,接壤北方的牧业大国,建有通商口岸。

当初给部队送牛羊肉的时候,因为利润太薄,林河来通古买牛,无意中听人谈起一条通往图国额济勒的小镇,冒险走了一趟,结果还真过去了。

后来设法走通了边防路子,从图国买了一批牛回来。

结果第四次去的时候出了点意外,差点惹出大麻烦,倾家荡产才把事情摆平。

毫无疑问,去北方拉牛有风险,可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不冒点风险怎么能行。对于现在的林河来说,想要快速积极原始资本,也只有这条路。

林河会一口图语,和北方的牧民交流没问题。

至于唯一的困难,就是打通边防。

林河此行的目的,就是跟边防的人搭上线,再慢慢想办法。

狮子庙是边境通商口岸,位于通g县东北角的边境线上,离县城有八十多公里,每个月的半个月开放,双边互市贸易十分繁华,口岸开放的时候十分热闹。

北方是牧业大国,但国内禁止活畜进口,交易的多是皮毛之类。

集市上商贩多如牛毛,有国内的,也有北方过来的,汉语说的一般,勉强能听懂,卖的货物也多是皮毛、手工地毡之类,价格很便宜,基本算是白菜价。

手工地毡可是好东西,卖到南方应该能卖上高价。

转悠了一会,林河正准备去驻扎在狮子庙负责的边防连找人,后面两个男人讨论的内容引起了他的注意,侧耳听了一阵,就停下打了声招呼。

“两位老哥是贩牛的?”

两个男人一个是瘦猴,一个矮胖子,到是一对好搭档。

矮胖子笑眯眯的也不吭声,瘦猴上下打量了林河几眼,左看右看,也看不出这毛头小子有什么能耐,就有些应付地嗯了一声,问:“有事?”

林河说:“我家养牛的,你们打算要多少?”

“你家养牛的?”

瘦猴有些惊讶,问他:“养多少牛?”

林河说:“有个几百头吧!”

瘦猴更是惊讶,上下打量林河,有点不怎么相信。

这时矮胖子开口了,笑眯眯道:“你家在哪,先去看看牛,我们收的多。”

林河道:“我家在北山,还有事要办,要不你们留个电话,我回去给你们打电话。”

矮胖子一听,立马也没了兴趣,留个电话就走了,是手机号码。

“有钱人啊!”

林河羡慕的不行,这年代,临州能用得起手机的还真是有钱人。<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