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飞虎军(2 / 2)

唐顺之数了数银票,一脸惊愕:“八,八十万两?我的天!”

陈迪笑道:“怎么样?八十万两银子够不够养咱们的这支飞虎军?”

唐顺之细细算道:“按照你定下的标准,新军士兵的饷银是卫所军的十倍,每人月饷二十两。一年的饷银便是四十八万两。军粮一项,我估算了下,每年需要五万两。还有军衣,每年总要发两身新军衣吧,这又是四万两。八十万两银子,足够养飞虎军一年多的了!”

陈迪摇摇头:“唐老师你忘了算最重要的一项花销。”

唐顺之问:“什么花销?”

陈迪侃侃而谈:“俗话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作战之时,只有对兵士们许下重金,兵士们才会以命相搏!打仗的赏钱才是咱这飞虎军军饷的大头!”

俞大猷插话道:“我在大同卫打了几年鞑靼人。那边也有打仗的赏银。一个鞑靼人的人头,值三两银子。”

陈迪道:“三两怎么够?我定下的标准是,每杀一个倭寇,飞虎军的军士们赏银三十两!”

唐顺之笑着问俞大猷:“俞指挥使,你在大同卫靠斩鞑靼人的人头,赚了多少银子啊?”

俞大猷憨憨的回答道:“我怎么记得清。我亲手杀死的鞑靼人总有一百,赏银也总有个三百两以上。”

唐顺之道:“可惜你杀的是一百鞑靼人。要是在浙江亲手杀他一百倭寇,就能得三千两赏银了!顶你一个正三品指挥使十年的俸禄!”

唐顺之忽然转移开了话题,问陈迪道:“这么多银子,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陈迪当然不会承认这八十万两银子是当汉奸的“父亲”交给他保存的。

陈迪笑道:“山人自有妙计筹银,唐老师你就不要刨根问底了嘛!对了,还有一事,我要同唐老师你商量。”

唐顺之问:“什么事情?”

陈迪道:“台州卫指挥使苏茂才最近失踪了。我打算向兵部举荐唐老师你做新任的台州卫指挥使。咱们大明有严格的军户制度,台州卫所是无法裁撤的。台州卫在兵部的名册上可是有三万五千人的员额!兵部每月都要给台州卫发三万五千人的饷银!虽然台州卫实际只有一万老弱残兵,可我想如果训练得当,这一万老弱残兵,到了关键的时候总能派上几分用场。多个猴还多三分力呢不是?”

唐顺之道:“真要是能让我做台州卫的指挥使,多了不敢说,从一万人里,挑出一两千精锐,严加训练,关键时刻能给咱们飞虎军帮上忙。”

陈迪点点头:“今后唐老师你可就要受累了,既做着飞虎军的指挥同知,又要当着台州卫的指挥使。”

唐顺之道:“只要是为了打倭寇,就算累死也值了!”

戚继光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三弟,我这人喜好打猎。咱们大营南边有一座老崖山。练兵之余,我总会去那老崖山打猎。前两天我去打猎,竟然捕获了一只通体白色的母鹿!”

俞大猷道:“我早就跟你说,杀了那头鹿给咱们打打牙祭!可你就是不听,非要养着。”

陈迪听后却兴奋异常。要知道,嘉靖帝沉迷道教。在道教之中,白鹿可是神仙的坐骑!自己在台州又是编练新军,又是举荐这个做指挥使,那个做指挥同知的一番折腾。兵部虽然是严嵩在管,可他必定顶着首辅翟銮巨大的压力!不如将这白鹿送进京给嘉靖帝,哄皇帝老儿开心开心。严嵩也好在嘉靖帝面前给自己多说几句好话!

陈迪对戚继光说:“立即将这头白鹿送进京,敬献给皇上!这可是难得的祥瑞!”

唐顺之笑道:“陈大人啊陈大人,你这人真是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有时候我真怀疑你真的是十四岁么?”

陈迪笑道:“不管是十四岁,还是四十岁,只要心里想着百姓,想着朝廷即可。我这人有时候做事不择手段,可手段是其次,目的最重要,不是么?”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