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我大盐城天下第一(2 / 2)

不研究吧,关键时刻盐城给你制裁一波,顿时让你爽歪歪。

赵鞅想了想:“如今赵氏一年的总收入大约为二十万亿钱,而且,随着道法走入生活的加剧,收入还在继续增长之中。”

“咱们也要向盐城学习,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研究的机构。不求能和盐城相提并论,起码要能慢慢的跟上。如果只靠咱们赵氏,确实很困难,接下来我会找韩氏、魏氏一起讨论此事。”

“到时候,韩氏负责一个方面,魏氏负责一个方面,咱们赵氏负责另外一个方面,然后三家有了什么成果,进行共享。”

“这个部门,每年赵氏拨付一万亿钱,韩氏和魏氏,我再去和他们商量商量。”

……

就在赵鞅下定决心,要去找几位老伙计进行合作的时候,姜华也在参观一处试验田,周围则是老族叔姜石。

如今的老族叔,整个人看起来越发的硬朗了,精神也越发的好了。

这么多年下来,距离一万株万年灵根也越发的接近了,如今差不多已经接触了三千多株,未来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说不定百家百年的时候,老族叔体内的血脉就能顺利突破,成为一位体内流淌着炎帝血脉的初代君主。

在老族叔附近的站着陆博,陆博最初之时并没有显赫的出身,当年就是他发明了土宝。

那个时候,他还很稚嫩,很年轻,修为也不怎么样,看上去平平无奇。如今的他,却已经大变样了,论修为是羽士,血脉也早就是卿相了。

最重要的是天命!

如果有人使用天眼之类的秘法来看他的话,就会发现,陆博头顶之上全是天意垂青。

只不过天意和天意也不一样,有的天意垂青是区域性的,有的天意垂青是天下范围内的,有的天意垂青甚至能贯穿过去、现在、未来。

像陆博头顶上的这种天意垂青,就是典型的全天下范围内都管用的。懂这行的只需看上一眼,就知道这种人能不招惹就不招惹。

只要未来陆博不死,成为真人或初代君主,几乎是必然,这属于老天爷喂饭。老天爷都会想办法给他机缘,让他顿悟,帮助他突破。

而陆博自从当年发明了初代版土宝之后,就一直深耕于这个领域。

如今的土宝,主要分为两类,低等的还叫土宝,主要适用范围是各种普通的农作物,比如稻子、小麦什么的。而高等的,作用于各种灵根,主要是灵米,这种时候再叫做土宝,不利于提升品牌价值,不利于形象宣传。

否则,一说出去,我这灵米能有今天,靠的全是土宝,一下子就把灵米的逼格拉下来了,影响价格,所以,高等的土宝已经不叫这么土的名字了,起了很多典雅的名字,不过,这些典雅的名字,最终被另外一个通俗的名字所取代:金坷垃。

据说,最初之时,是一个种植灵米的方士,他发现高等土宝颜色金灿灿的,随口就起了这么一个外号。最后,有关部门起的各种典雅名字并没有流传天下,反而是金坷垃这么一个土不拉几的名字,天下闻名。

久而久之,大家伙儿也就不再挣扎了,金坷垃就金坷垃吧,好歹通俗易懂。

“眼前这些灵米,是专属灵米,寻常的灵米每天吃完之后,主要是增长精元,而精元又是精气神三宝之一,法力又是由精气神三宝聚集而成。”老族叔姜石缓缓介绍道。

“所以,当精元增长之后,就会转化为法力,再把法力重新转化为精气神三宝,就能缓缓增长自身的元气和元神。所以,长期服食灵米,即使是方士,也能很快的增加修为。如果天天吃灵米,只需一个顿悟就能变成术士了。”

“但方士其实就只是黄级道兵,术士为主体,那就是玄级道兵了。”

“光是精元的增长,已经没法满足术士以及道士的需求了,所以就有了眼前这种新的稻谷。”

“这种稻谷的精元含量是普通灵米的百倍,普通人只需吃上一粒米,就能一天不用吃饭。术士们吃起来,效果也很显著,是专门为寻常玄级道兵提供的。”

姜华打量着眼前这些专门为玄级道兵准备的超级灵米,这些灵米看着个头就特别大,寻常的稻谷根据品种不同有高有低,但很难有一人高。可是眼前这些超级稻谷,平均高约一丈五,远远望去就跟一颗树一样。

而且,超级稻谷生产出来的灵米个头也特别大,一个个的有花生米那么大。

“而远方那处试验田……”

一步跨出,几人就来到了老族叔所说的这块试验田,一眼望去,这些稻谷整体呈现红色,远处看的时候,就跟着火了一样,近处看的时候,稻谷本身都洋溢着火红色的灵气。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种地,有利于领悟火行真意。

似乎明白姜华的想法,老族叔当即说道:“照顾这些灵米的主要是方士和没有领悟火行真意的术士,很多方士和术士照顾着照顾着,就突破了,也挺好的。”

“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灵米,也是专门为玄级道兵准备的,成本要更高,但是价值也更高。”

“超级灵米是为玄级道兵准备的,但是超级灵米仅仅只能增加大量精元。而五行灵米除了增加精元之外,还蕴含着大量的五行灵气。”

“以咱们盐城的玄冥道兵为例,五行属水,长期服食这种水行灵米,效果肯定要好的多。”

“中原诸国,则是有着大量的土行、火行玄级道兵,咱们这些灵米,一定会大受欢迎,一定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就可以准备研发专门供地级道兵吃的更加厉害的灵米了,吃的好才能练出更好的道兵来。”

姜华肯定的点了点头:“粮食才是一切的根基。”

“咱们盐城能有今天,很多人忽略了的就是农业。咱们盐城的农业,早已天下第一!”

听到这里,老族叔开心的笑着道:“这也是主君你舍得投入,每年有十分之一的收入,都投入到了农业方面,每年直接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研究的练气士,多达千万之数。没有主君的支持和投入,没有这千万练气士的辛苦努力,哪有今日的成果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