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宿卫营(2 / 2)

汉末卫公子 夏门 3354 字 2019-09-17

卫宁很早以前便想打造一支精锐之兵,作为家族护卫,拥有这样一支强悍的武力是必不可少的。每每看三国,赫赫有名地陷阵营,先登死士,虎豹骑,这些如雷贯耳地名字,总让他有种莫名的兴奋。想想那高顺帐下八百陷阵营,便能将数倍与己的敌军杀得溃不成军,该是何等强悍?

这些练兵方法毕竟没有详细记载,只在史书上略微描述过他们地强大。

但中国五千年来的精华,何其庞大精深。

淌过五千浩瀚洪流,能让卫宁如痴如醉的却有无数称雄的精锐。

东晋门阀北府兵,水之战,力抗前秦八十万。

陈庆之的白袍军,七千人马,横扫河洛,十四个月连破北魏三十二城,仅仅用两百骑兵便能正面攻破十五万大军!

李世民的玄甲骑,三千五百名精骑大战王世充,窦建德,十余万大军只落得窦建德百骑惊逃。

还有袁崇焕的夷丁突骑,戚继光的戚家军,秦贞素的白杆兵,铁木真的薛怯军等等。

但真正让卫宁最为痴狂的便是,不败传说,岳家背嵬军!

“精忠报国”,“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几句话,不论是哪个中国人都是刻骨铭心。尤其是那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金国铁骑,在岳家军的面前却犹如纸草,终其一辈子也永远没办法在战场上击败岳家军!

佩服岳飞,不单是他的军才,也在于他那人人尊敬的人格!

要论战绩,岳家军并不是最强,但却偏偏最得卫宁崇拜追求。甚至在很久以前,卫宁还细细翻找过很多对岳家军相关的资料,其中便有一些略微的战术记载。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虽然不过只字片语,所言并不详尽,甚至有可能是民间杜撰的东西,但在卫宁的脑海中却依旧是记忆犹新。

至少在他对其发痴的几年中,这些片面的战术资料在他看来,也并不是全部是虚言,甚至还对这些残缺的东西进行过自己的补完。

而卫宁现在所要做的,便是将这些在现代无法运用的东西,带到这个时代来。面对这个时代的普遍思想,后来者的新颖战术,即便不能达到背嵬军的高度,但却也绝对不会太差!

背嵬军作为岳家军最为精华的所在,自然便是卫宁模仿打造的对象。此军多为骑兵,辅以步卒,在汉末这个年代,马匹匮乏,自然不可能大规模的建制,但其战术却可以用其他方式来相配合。

而典韦在此,正是符合了卫宁心目中,悍勇的典范。

这支未来的“精锐”,便是以刀,戟为最主要的兵器,这也是卫宁适才在兵库中那么在意朴刀的关系。

取军五百,八人为队,三人持重盾在前,护卫身后队众,余者人手二十枚短戟在身,百步以投敌,若遇骑兵,两人射马,三人投人,披重甲以成厚防,背大戟朴刀正面冲杀。各个小队独立作战,却互补不足,紧密配合。事实上,这对于士卒的身体要求很高,又必须有长时间的训练。

但卫宁有六年时间,这已经足够了!而这支部队要发挥凶猛的撕裂能力,典韦这名悍将必不可少!

卫宁有信心,在跟随杨奉南讨之时,借着观摩杨奉所领部队的情况来看,倘若自己倾尽财力,人力,未必不能打造出像陷阵营这样赫赫有名的精锐。

“宿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