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 / 2)

篆香录 水际 0 字 2023-03-10

北有长“香”阁,南有永“安”楼,

南北两地的香业,基本由香、安两家瓜分殆尽,但香家,始终压着安家一头。

《天香谱》是每个制香人都想得到的秘宝奇书,从何处来,已不可考。

据说内中记载的是药香娘娘的合香方子,除了普通的熏香养身,更是药香合一,用世间人不敢用之奇物,多有神效。

安家也是偶然得知,此书在香家手上,难怪香家不仅稳居香业之首,更代代为皇家掌管调香院。

安家祖祖辈辈都想看一眼此书,因此当年,安老爷才不惜将自己最疼爱的长女安怀素嫁给香家庶子。

可惜却在一个月前,香家卷入太子谋逆案,满门抄斩!

安太太正庆幸安家没受牵连,没想到,安怀素的奶嬷嬷却突然托人带了信给安太太,说香家愿以《天香谱》,换安家保其幼女性命。

安太太的拳头又捏紧了。

她对安怀素不但没有亲情,反而有几分恨。

安怀素是安老爷第一任元妻所出,和她这个续弦的太太,多有不合。

因此对她来说,需要决断的,只是《天香谱》,值不值得她冒这个窝藏谋逆之犯的风险。

值得吗?

有了此书,便如怀揣聚宝盆,代代富贵必是不愁的!

想到此,她一颗心似火灼。

于嬷嬷没有催她,静静看着安太太脸色阴晴不定地变幻。

“可安家本就是香家姻亲,香家少了一个女婴,安家多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婴,如何交代?”安太太终于开口。

于嬷嬷听她这话,知道她心中已有了倾斜,冷静道:“太太的二媳妇不是正要临盆么?抱过去凑成双生子养,岂不正好?至于香家那边,太太不用担心,既然敢送出来,就有办法让她活下去。”

安太太挑了眉,冷哼一声:“好啊,竟是连我安家都算计到了。你们香家到底能耐大,想必筹谋翻天的事,也不是一日两日。”

于嬷嬷打断她:“太太还是先做决定吧,老奴在此地不宜久留,还要回去交差。”

安太太一愣,知道于嬷嬷说的交差,便是投案交命:“你不留下?”

于嬷嬷冷笑一声,豪气干云道:“老奴的身契还在香府收着,不回去填这条命,岂不是惹人猜疑。别的事太太不用担心,老奴此番回去,自会给官府处一个交代,让官家不会追查《天香谱》与姑娘的下落。”

安太太心思盘算起来,若这个于嬷嬷不在,这小儿在自己手中,怎么养不就是自己说了算?大不了,拿了书,再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于嬷嬷似是猜到她心中想法,冷冷道:“太太若是答应此事,就须在这观音前立誓,终身善待我们小姐。”

“那书呢?你带了吗?”安太太迫切道,立誓便立誓,只要事情机密,安家多添一口人算得了什么。

于嬷嬷坦然道:“小姐百日入族谱之时,自有人将书送上。”

安太太心又一下悬起来,声音变得尖锐:“此事还有别人知道?”

于嬷嬷不满道:“太太不用担心,安家若被牵连,我们小姐也保不住,必不会所托非人。只要安家不漏风声,这件事情,便能让太太安安稳稳带到棺材里头去。”

安太太踌躇半晌,眉勒缠布已被汗浸湿,眼看着一盏烛将近,终究是抵不过《天香谱》的诱惑,一拍桌案一咬牙:“好!”

于嬷嬷怀中那安睡的小婴儿似是知道自己的命运已被决定,探出小手,咿咿呀呀地哭起来。

正是:

露重花轻,风过帘惊。

烟波静、叹罢生平。

篱下孤影,方寸安宁。

篆香将尽,天将晓,窗将明。

歌阑帷落,月冷霜凝。

踏沧海、寻彼芳汀。

三生缘定,问君何名。

杯酒意浅,情意浓,春意青。<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