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援之恩,没齿难忘,薄礼一份(2 / 2)

一个大肉包子,差不多两块钱,半个拳头大小,倒也不贵。</p>

一个茶叶蛋1.5元。</p>

除了常见的早餐外,还有一些用变异大米烹饪的食物,价格一般是正常食物的10倍左右,一个饭团20-30元。说贵嘛,吃个一两餐倒也能承受,但一日三餐天天都吃,对大部分平民来说,还是蛮昂贵的,得努力赚钱才承担得起了。</p>

这还是多亏了当初元平教授成功培养出变异水稻,带来的伟大奇迹。</p>

否则,这些东西,真的只有富豪贵族才吃得起了。</p>

张铭其实也想搞一个美味饭团吃吃,说不定还能增加属性点,享受一下人类伟大的科技结晶。</p>

但摸摸口袋没有钱,他一个超凡者,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脸皮去做鸡鸣狗盗的事情啊。</p>

张铭只能咽了一口唾沫,挠了挠头,想着卖点东西出去换点钱?奇物?黄金?</p>

要么就是,留存了一百多年,十几万美元?</p>

想来想去,美元早就被淘汰了,也就只有黄金稍稍靠谱一些,这年代虽然有了更高档次的装饰品,但黄金还是通用的一般等价物。</p>

此刻的金店尚未开门,他得等上那么几个小时。</p>

忽然间,张铭听到一名食客兴奋说道:“特大新闻,特种鱼类的培育居然成功了!!到时候鱼肉的价格都会打下来!虽然培育的方法有点怪异,但价格肯定会飚降的!”</p>

“那渔民可就遭殃了,好不容易捕了一条大鱼,结果发现赚不了几个钱。”一位渔民一样的食客,愁眉苦脸。</p>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他作为渔民,自然希望自己抓捕到的鱼,越贵越好。</p>

“嗨,你这就不知道了,一个是野生的,另一个是家养的,价格能一样吗?老板们肯定要要野生的,多花点钱不要紧,他们就是要好的。”</p>

“你也不想想,这培育办法是什么,老板们肯定不要吃什么寄生虫啊!”</p>

这可是波及到广大群众的大事,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在座的很多都是渔民,有些担忧,但更多的人惊喜与快乐并行,疯狂讨论。</p>

张铭看到舆情汹涌的样子,不由得好奇问道:“老哥,发生了啥事?这么激动!”</p>

“嗨,你听我说,有个天才科学家,通过什么寄生虫,增加变异鱼类的繁殖能力。”</p>

“那个虫子会控制鱼的大脑,让它们疯狂繁殖。”</p>

什么?!张铭大吃一惊,他昨天才刚刚对林家兄妹说出这个方案,结果地球人立刻完成了实验?</p>

不可能啊!</p>

“反正就是很古怪的方法,绝对是好事就对了,妈的,我昨天才把那养殖股给抛了,今天一定飙涨!”</p>

“昨天绝对有资金知道消息了,我就是想做个T,结果卖飞了!!”</p>

这群股民们纷纷大骂起来,情绪汹涌。</p>

只剩下张铭在疑神疑鬼。</p>

才一个晚上,这…这不可能吧?</p>

鱼类的繁衍生息,再怎么也得几个月一年的。</p>

询问了半天,才发现是地球上的科学家,独立完成了相应的实验,只不过刚好撞了点子,这条新闻恰好在今天爆了出来。</p>

“你可不知道这成果的伟大程度,虽然比当初元平教授的水稻差了一些,近十年排名第一,那是绰绰有余!我觉得近五十年都能排名第一!”</p>

这位中年大汉说得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仿佛明天就能享受到这一科技成果一样。</p>

“近五十年?那肯定排不上,地球独特科技的那些研究,还不是把这鱼给秒杀?”一位小年轻不服气。</p>

“那可说不准,独特科技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用?”</p>

“还不如鱼来得实在!”</p>

这些人居然在摊位上吵了起来。</p>

当然了,实际上养鱼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技术的推广需要时间。</p>

成本的下降也需要经验积累。</p>

更何况这种方法,需要张铭所说的“大红虫”。</p>

这寄生虫可是有毒的,要是搞不好可能会泛滥成灾,所以需要有实力的人,至少是B级的实力,也即体魄得达到120,感知、精神得达到80才能经营这一项工作。</p>

好在,只要推广这一技术,随着营养的充分,地球的人才基数也会不断增多,B级实力的基准线将更容易达到。</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