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德里王国巴特那城(2 / 2)

“顾姑娘,海盗船来了。”王文远略显急切地敲了下她房间的木门,大声喊道。

“哦?”顾悦曦微微愣了一下,虽然她不知晓孟加拉苏丹特许海盗帮在恒河三角洲建立军工厂,并默许海盗王弗雷德与黑衫军进行军火交易的事实,但她知道海盗帮在恒河三角洲以及吉大港附近尾大不掉,一定和苏丹当局存在着必然联系。

可现在,这帮疯狗,居然敢咬他们的主子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顾悦曦跟随着王文远,来到轮船的舷窗旁边,借助高倍望眼镜,向窗外吃力地望去。

果不其然,在他们的视线尽头,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几艘破旧的货船,不过此时上边已经没有了货物,取而代之的是荷枪实弹的海盗和整齐排列的迫击炮和榴弹炮。

“还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顾悦曦看周遭光线较暗,再加上这些炮的准度不行,因此知晓海盗发射炮弹的真正目的并非是偷袭使团乘坐的轮船,而是刻意宣扬其存在感罢了。

也难怪,海盗王弗雷德在同黑衫军的交易中钱货两空后,哭天无路、求地无门,除了把怨气撒在距离他最近的孟加拉苏丹身上,他还能干什么呢?

炮击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持续了五六分钟的时间,而且炮弹无一例外全都偏离了目标,不过韦杰亚达似乎不想任由这帮海盗胡作非为,他当即命令随行官员速速联系行政院和枢密院,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建议伊斯迈尔苏丹对以下犯上者严惩不贷。

一天后,轮船正式进入德里王国边境,乘客们在免费观看了德里王“精心准备”的联合军事演习后,在巴特那城北的码头陆续上岸。

巴特那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有三个较为形象化的称呼,即:历史文化之城、宗教之城、军事堡垒。

说它是历史文化之城可不仅仅只是它建城二千多年,还因它是孔雀王朝与笈多王朝的首都,据史料记载:阿育王王都华氏城,城长15公里,宽约3公里,城周遍布壕沟,护城墙2丈3尺,城楼500多座,城门60有余,王城之内绿树成荫,花开遍地,孔雀随处可见。

至于宗教之城,则因巴特那的命名源自于婆罗门三大神湿婆的妻子萨蒂,据《往事书》所载:湿婆亡妻萨蒂的身体以及服饰分成51个部分,飞往南亚各地,凡落一地,此地则为圣地,因其衣服巴特落于该处,故称巴特恩。

军事堡垒自不用多说,意为东征的起点,1994年7月27日,德里王巴赫罗姆在此公然宣称,要在一年内:兵至恒河口,活捉苏丹王。再至甘托克,踏平哲孟雄。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仅仅一年后,德里王就因远征损耗巨大,收获甚小,被迫同孟加拉新苏丹伊斯迈尔缔结停战协定,班师回朝。

见使团成员悉数上岸,德里王国外交大臣兼防务大臣沙赫巴勒兹命令军队进入码头,以安保为由将使团成员围了个水泄不通,又以巴特那城内发生贱民暴动为借口,下令士兵把孟加拉使团成员送上军车,前去二十公里以外的军营参加“欢迎仪式”。

“姑娘,情况不妙啊。”王文远见状有些紧张,以至于说话支支吾吾的。

“文远,别急,这帮军人注意力并不集中,我们完全有机会逃掉。”顾悦曦细细观察了一番,看周围的士兵虽然全副武装,不过精神却极为懒散,可能觉得今天的任务,过于简单吧。

一番客套后,30多个使团成员被德里士兵连拉带拽地上了军车,就连全权特使韦杰亚达也被两个绿衣军官按住肩膀,丢进了一辆破旧的军绿色的吉普车里。

“出发。”沙赫巴勒兹朝人群扫视了一圈,而后带着一种轻蔑的语气招呼道。

顾悦曦则暗自一笑,把手伸向了隐藏在黑袍中的长刀,同时向王文远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快些准备武器。

王文远微微点头,握住了白袍内的一根甩棍。

确实,在这样一种形势下,能不用枪尽量别用枪,毕竟这是别人家的地盘,而且还是外交场合,你若是开了枪,必然会引起严重的外交纠纷。

巴特那城相比较科希马、达卡而言,街道十分的宽阔,且道路基本上都是笔直的,这对于逃跑而言是极其不利的,不过坑坑洼洼的路面和混乱的交通又让顾悦曦看到了希望。<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