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搞定顾炎武(2 / 2)

所以,朱阳要改革明朝的制度。

包括不限于户籍、赋税以及军制等等。

顾炎武听到朱阳要改革祖制,眼睛顿时一亮。

因为一个宗室敢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说明一点,魄力不凡。

虽然王安石早就就喊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口号。

但是这么多年来,能够做到这一点没有几个,即便是有做的,下场也不是太美妙。

包括王安石自己,下场都算得上凄惨。

“殿下就不怕被人说数典忘祖?要知道人言可畏啊。”

朱阳洒然一笑:“大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再没有胆魄革新除旧,那就真的离灭亡不远了。”

“至于说数典忘祖,人言可畏?”

“思宗陛下都薨了二十多年了,昭宗陛下也薨了四五年了,大明现如今还有什么体面可言,还在乎什么数典忘祖,人言可畏!”

说到这里,朱阳起身对顾炎武躬身道:“先生,我虽势微力薄,地不过一县,人不过三千,但我却有太祖成祖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光大明,还望先生不以我浅陋卑鄙,效武侯之故事,成就一番君臣相得之佳话也。”

朱阳说的武侯自然就是诸葛亮了。

朱阳把顾炎武比作是诸葛亮,顿时击中了顾炎武的软肋。

其实也不止是顾炎武了,那个文人没有憧憬过成为诸葛亮那样的千古完臣啊。

上被君王托以心腹之任,中被群臣敬仰,下被万民所系,甚至连敌人都恭敬有加。

做臣子做到诸葛亮的份上,死而无憾了。

顾炎武当即拜曰:“大王不以老臣浅陋之身,咨臣以当世之事,老臣万分惶恐,老臣深受朝廷大恩,定当竭诚以报大恩也。”

顾炎武说的深受朝廷大恩,乃是因为顾炎武是明朝的诸生,朝廷会给他发放一些廪米,还享受了朝廷的一些政策上的优待。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这么一首诗词为: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正儿八经的说,明朝对士人确实是极好的,仅次于大送了,哦,不,是大宋。

只可惜,满清一来,争相投降者不要太多。

朱阳大喜。

顾炎武的投奔,对现在的朱阳来说可谓是及时雨。

要知道,现在朱阳麾下除了刘莱臣之外,其他一些人带兵打仗还行,要他们治理政事,那就纯属扯淡了。

因为顾炎武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的好友乃至弟子等等,这是一大堆的人。

虽然不见得这些人都能合用,但总比朱阳现在麾下那些军人要强吧。

因为时间紧迫,顾炎武只用了一天时间收拾,然后便跟随朱阳直奔江阴而去。

为了赶时间,朱阳直接背上老爷子,大踏步的往回赶。

好在朱阳用金光神咒增幅了老爷子的体魄,加上老爷子自己身体好,等赶到江阴的时候,老爷子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好。

反而更加让老爷子觉得,朱阳是个成大事的人。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便是如此。<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