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坳里的母亲(2 / 2)

最美的痛 蒋偲昕 0 字 2023-02-15

侯坤从此更加发奋读书,他总是不忘母亲的一句话:困难不过是道坎儿。张素琴的话一直鼓励着侯坤从小学读到大学。

从河北大学毕业以后,他又飞到大洋彼岸,在美国马歇尔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在美国留学时,他是最能吃苦、最勤奋的学生。为节省生活开支,他四处打工,边打工边学,他的美国同事这样评价他:侯坤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的中国人,因为他有一个十分出色的母亲。

1979年,张素琴的二儿子侯坤考进了河北承德师范学校,成了山沟沟里的一大新闻,因为这是小山村从他父亲算起的第二个大学生。

张素琴怎能不高兴?然而家中只有20元钱,怎么给孩子打点行装啊,她坐在炕上苦思了一夜,第二天她从一位刚结婚的亲戚那儿借了一条被子,又走了几家凑够了300元钱。侯坤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怎么能穿着进大学的校门啊!但她实在没有办法了。她把儿子送出山口,心酸地望着儿子的背影越来越远……

那年初冬,张素琴拖着病体又上山了,她一边砍柴一边自语:“就靠我砍柴,我也得把侯坤供养上大学。”一向心宽的她变得沉默了。她更加埋头拼命地干活儿,见了人也没精神说话了。

1985年,三儿子侯权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入学那天,他穿的是母亲亲手做的粗布褂子,用的是母亲拿破布一块块拼起来的书包。可他却对母亲说:“在北大,儿子一定还拿第一。”就在这时,二儿子侯坤又考取了河北大学的研究生。面对双重喜悦,张素琴更加拼命干活了。从山村到山外有10里山路。她为了多赚几个钱,就经常到山外去卖红薯,一担红薯有七八十斤,只能多挣二三元钱,而她却要挑担走近两个小时。为了减少家里的负担,兄弟俩开始从自己的生活费中节省开支。北大有6个食堂,侯权总是拣最便宜的菜买。有时看到别人扔下的馒头,他拣起来擦擦留作下顿吃。

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经常下馆子,吃高级饭菜,喝高级饮料,他看到了总是悄悄地绕道走。从没享受过一次。然而,大学4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年年第一。他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想起在烈日下卖红薯的母亲,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遇到困难从不向母亲诉说,她总是希望看到我们自己努力寻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二儿子侯坤上大学时,只有一套单衣。他宁愿把钱带给母亲也不肯花一点买一件衣服。他常常是脱下衣服立刻洗,然后,狠劲拧干,再用力像风车一样狠摇。然后,潮乎乎的就穿上。

从“望子成龙”的传统家教观看,张素琴是成功的,因为她使自己的丈夫、孩子都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了,他们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位母亲的成功即使建立在望子成龙的基础上,比起那些一味沉溺于商海大潮中去捞钱的父母不知要远瞩多少倍!一国一家,只是大小之别,治国治家,都有很多相同的道理。我们国家目前还有1.8亿文盲,每年有100万青少年因贫困失学。要提高全民旅的文化素质,要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普及九年教育,国家需要对教育增加更大的投入。

张素琴在治家上有一条原则,那就是:孩子读书的事总是摆在第一位。每年卖红薯、卖猪、卖鸡蛋的钱,她总是先把孩子读书的费用安排好。所以侯家人读书时,从没拖欠过学费。困难时,家里甚至买不起盐,但有两样东西从来没缺过:一个是本子。她要求每个本子要使用4次,用铜笔正现写一遍,反面写一遍,再用钢笔各写一遍;另一样是蜡烛,这是晚上学习不能少的东西。为了让孩子学习亮些,她宁愿每月多花两三元钱,也不点省钱的油灯。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被当今政府讲得最多的话,就是当年张素琴供养丈夫的孩子读书的真实写照。“困难不过是道坎儿”,这是张素琴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张素琴这位平凡的农家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帮助丈夫两次读书的重担,又用坚韧的母性,博大的母爱,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