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求仙问道(2 / 2)

他又在海上漂泊许久后,来到了西牛贺洲。他又在西牛贺洲寻访了许久之后,他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一座灵山福地。山下树木茂密,古木参天,时有百兽出没;山势巍峨雄峻,壁上猛禽啼叫;四处治病百草可见,四时清风可醉人。这里森林茂密,猛兽众多,可能为天然的屏障,不让那些凡夫俗子打扰,若不是有心虔诚与有机缘也过不了这一关。

猴王正在仔细观察这四周地形地势,忽然听到森林深处传来歌唱之声,他急窜入林中,只见一樵夫一边砍柴,一边唱歌:“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猴王听后,感觉这樵夫唱得有点意思,便以为这樵夫便是修道之士。猴王跳出来对樵夫行礼道:“老神仙,弟子在这有礼了。”那樵夫慌忙丢了斧头,回身答礼道:“不敢当!不敢当!罪过!罪过……我这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猴王说道:“我才来至林边就听到你唱‘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是道德真言,你不是神仙,那谁是?”樵夫笑道:“实不相瞒,这词名为《满庭芳》,乃是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住处相邻不远。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着烦恼时即把这词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料想被你听到了。”猴王说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跟从他去修行?学得个不老仙方,岂不是更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亲突然去世,丢下母亲。再且我又没有兄弟姐妹,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无可奈何,我只能早晚侍奉她老人家。如今母亲的岁数又更大了,越来越不敢离她而去了。现在这时运使得田园荒芜,让我等衣食不足,我也只好上山来砍几担柴薪,好挑上街去换几文钱,买几升米,回家蒸煮,安排些茶饭伺候老母亲,所以我不能去跟那神仙修行。”猴王听后,抓耳挠腮地说道:“按你这么说来,你乃是一位行孝的好君子,日好必有好报。但希望你给我那神仙的住处,让我好去拜访拜访他,可好?”樵夫说道:“不远不远。这山名为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住着一位老神仙,大伙称他为菩提祖师。那祖师教出来的徒弟不计其数,如今还有三四十人在他那里修行。你顺着那条小路一直向南走七八里远,便是他那洞府。”猴王用手扯住那樵夫说:“老兄,你要不和我一起过去?若果还得了什么好处,我决不会忘了你的指引之恩。”樵夫说道:“你这人好不知通变、事理。刚才我对你说了那么多,你还不明白?假若我和你同去,岂不误了我的生意?那我的老母亲由谁去奉养?我要砍柴了,你自己去,快去……”猴王听后,只能向这樵夫谢别,独自一人沿路而行。那樵夫见猴王走远后,化为一缕清烟,消失在原地……

猴王顺着樵夫指的路,过了一个山坡,大概走了七八里远时,果然看到有一座洞府。只见那里茂林修竹,花香草翠,飞禽欢歌,百兽起舞……

猴王来到那洞府前时,只见那洞府紧闭,静情情的,杳无人迹。猴王忽然回头看见那崖头上立了一块三丈余高八尺余阔的石碑,上面有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王看完之后,十分欢喜,自言自语道:“此里的人果然朴实,没有骗我,果然有这个洞府。”看了多时,猴王还是不敢上前去敲门,只敢在松枝梢头观望,摘松子充饥,独自一个在门前玩耍。

但是不多时,那门“吱吖”一声开了,从门里出来一位仙童,只见他丰姿英伟,像貌清奇,与寻常的凡夫俗子大大的不同。那童子出来喊道:“什么人在此骚扰?”猴王连忙从树上跳下来,上前行礼,道:“这位仙童,在下在这有礼了。此处就我一个,但我可是个访道学仙的弟子,更是不敢在此骚扰,所以你不要误会了。”那仙童见猴王这副嘴脸,笑问:“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忙抓耳挠腮答道:“是。”童子说道:“我家师傅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没说出原由便叫我出来开门,说是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让我来接待他。想必就是你了?”猴王挠着手背笑道:“是我,是我。”童子向他招了招手,说道:“那你随我进来。”猴王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一扭一摆晃晃悠悠地跟在仙童后面进了洞府。一路上,猴王看见了一层层的深阁琼楼,一进进的珠宫贝阙,数不尽的静室幽居……

很快,两人就到了菩提祖师的法台之下。只见那菩提祖师端坐于法台之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于台下。猴王不知礼数,壮胆抬头上看,只见那祖师法相尊严,身边有仙气环绕,举手投足无不牵动天地气象,一嗔一怒尽让天地变色。看得这野猴子目瞪口呆……

猴王身边的仙童暗中推了他一把时,猴王才清醒过来。他连忙倒身便拜,不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喊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猴王下跪时,菩提祖师也在看着他,心想:“终于来了,他居然没有死,确实是难得。”菩提祖师即金蝉子知道,东土道教那群人肯定只有正常人才能修仙得道,也只有正常人才可以修仙得道,所以除了正常人之外,最多分封钦定他们为神,远比仙低级的神。而且那些修道者遇见像猴王这种有灵性的动物,一定会先认定他为妖怪,而妖怪最多被封为妖仙或仙兽,在天庭和修真界都是没有地位的,就像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和四海龙王,四海也最多是行云布雨正神,而不是仙。然后那些修道者见猴王如此机灵,也就最多收他们作为宠物或是看门看家护山神兽而已,但是那猴子一定不愿意的,因为那样修不成仙,学不了什么,很容易就被人打死的,所以猴王一定会逃,所以金蝉子根本就不怕计划失败,只不过却是要他等那么久……

菩提祖师正了正自己的衣服,问猴王:“你是哪方人氏?且将自己的身份来历说个明白再拜。”猴王拱手道:“弟子乃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菩提祖师佯装大怒要给猴王一个下马威,喊道:“赶出去!他是个撒诈捣虚之徒,哪里是想修什么道果的!”猴王听后,慌忙磕头不住,说道:“弟子说的都是老实之言,决无半分虚诈。”菩提祖师说道:“你既然是老实人,怎么说你是从东胜神洲过来的?那里离我这隔了两重大海,一座南膳部洲,为何这么快就到这了?”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才来到这里。”菩提祖师捋了捋,说道:“既然是你逐渐行来的也就罢了,此事就不再提了。那你姓什么?”猴王挠了挠头,说道:“我没有脾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人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菩提祖师说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性。我说的是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说道:“我也无父无母。”菩提祖师说道:“既然你没有父母,想必是从树上长出来的?”猴王说道:“我虽不是从树上长的,但却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只记得那花果山上有块仙石,那年石头炸裂开来,我便出世了。”菩提祖师听后,暗暗欢喜,说道:“这么说来,你却是个天地生养的。你站起来,走一走,让我瞧瞧。”猴王纵身跳起来,拐吖拐的,歪歪扭扭摇摇晃晃地走了两遍。菩提祖师笑道:“你身躯样貌却是丑陋,像是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且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吧。”猴王听后,满心欢喜,手舞足蹈,上窜下跳,朝菩提祖师叩头拜谢道:“好!好!好!今日方知有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也好呼唤。”菩提祖师说道:“我门下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是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问道:“是哪十二个字?”菩提祖师说道:“乃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再予你个‘空’,你无父无母,天地生养,凭空而来,空无牵挂。就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喜得抓耳挠腮,笑道:“好!好!好!从今以后我就叫孙悟空!”

此后这美猴王便在菩提祖师门下学艺……<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