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万里归来颜愈少 第60章·重开月旦评(2 / 2)

劫后余火 卿本故人 0 字 2023-03-28

而每逢朝纲浑浊,奸人扰乱视听,百姓受昏君疾苦之时,他们便会自发地弃医从文,执起手中笔锋,化笔锋为利刃,形成一股足以影响朝堂的舆论力量,最鼎盛的时候,甚至可以与朝堂中的御史言官共持帝国清议。

但却邪辛家规矩严明,凡举清议者,不可妄言滥语,一言一行必须保证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凡事必须再三考究考证,查明事实真相,结合明确辅证才可发表清议。

当朝堂恢复清明之象后,却邪辛家却会自行散去,复归医家行当。

而当帝国到了生死存亡之刻,却邪辛家也是身先士卒,所有子弟均会自发地弃医从武,由家主重新执拿起先祖传下的却邪战矛和镇魔盾,号令族中子弟从戎进军,奔赴最前沿的战场杀敌卫国。

这支体制古怪却令人敬仰的家族,就这样一直承袭着先祖辛却邪的绝世风骨,历经数个时代顽强不朽地活到现在。

这也使得君莫笑每提及辛却邪和他的后世家族,都会发自内心地产生敬佩之情,君莫笑敬佩他们那高风亮节的行事作风,敬佩他们先人后己为国为民的广大胸怀,更敬佩他们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的品行举止。

一个人能够做到这般,虽然有些困难,但的确有人可以做到。但要让一个流传久远的家族族裔,世世代代都做到这般,这无疑是难如登天。

但辛却邪的家族后裔偏偏就做到了,不止是隐医,君莫笑以前还与一些却邪辛家的族裔接触过,他们每个人都是高风亮节、傲雪凌霜般的正直仁士,足见这支家族的家学神奇之处。

“事已至此,去疾先生对当下的局面也不必过于悲观,我一直坚信一句话,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朝纲浑浊,小人乱道,这已不是帝国一时的问题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当下该如何做,如何去斩妖除魔,扶正祛邪!不是吗?”君莫笑对辛却邪提出的自是感同身受,身为被帝国‘舍弃’的当事人之一,他比谁都要痛心疾首,但是痛过了,就要思考,为什么原本帝国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的帝国,沦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唯有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是啊,本家已经下令,所有辛家子弟暂封医家行当,陆续归却邪辛家观海州祖宅议事,欲要重开月旦评!”辛去疾点点头说道。

“时隔数百年,月旦评竟要重开了?”君莫笑有些吃惊,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上次月旦评开启,还是数百年前,有关于对科学侧‘武神’和‘要塞’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在帝国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朝堂之中分为两派,一派为新锐派,他们接受了高度集中的科学文明学习,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博士生,其中有不少人还同时拥有数个博士学位,称得上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属于东陆中科学领域的精锐力量。他们主张帝国应该将资源大幅倾泻到武神和要塞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争取早日实现全军武神化乃至全国要塞化,即全军全面配备武神装甲,帝国境内领空全方位覆盖那种如同巨鲸般的移动要塞,构建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巡航网络。

另一派则为守成派,毫不出奇依然是以玉京三贵为首的老牌贵族,他们一个个都是修真侧堪称大道猛虎或巨龙的伟岸存在,具有极重的话语权,他们认为东陆是仙道文明的发源地,帝国的开辟者和创始者青皇帝更是修真侧的引路人,认为帝国追求科学侧的机巧力量,完全是旁门左道,会贻害无穷。

那场争论旷日持久,足足争了一年也没有得出结论,而这场争论也从朝堂之上逐步扩散出去,最后影响到每一个帝国中人,却邪辛家为此重开月旦评,在月旦评中全面地讨论和解析了这一事件,并大费周章地做出了精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元旦评肯定了科学侧武装力量对于守疆卫土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指出了这类尖端武装力量可能给修士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度依赖武装,而导致修行积极性下降,进境迟缓,真实战力衰退等等。

最后,在次年的年末,新锐派终于艰难地击败了守成派,至此科学侧在青铜帝国的朝局上愈加有话语权,但帝国方面也吸收了月旦评中提出的建议,明确设立了相关法律,在帝国军队内部,仍推行真实境界授衔法,而未将武装后的战力计入评衔指标中,这样可以有效地确保各级将士的实际战力水平,避免他们过度依赖武装力量。

老牌贵族们的影响力也在被悄无声息地削弱和分化,这好像形成了某种蝴蝶效应,其他古陆的帝国皆陆续推行和研发科学武装,科学侧、修真侧和魔法侧在各大古陆帝国的权力版块的占据上,逐渐形成某种微妙的平衡,渐成三足鼎立之势。<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