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屠杀之后(2 / 2)

</p>

八百万人,一天的时间就彻底的消亡,这比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制造的万人坑更加让人震撼和不敢相信,世界上很多人看到各大媒体头条报道的这个新闻,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在现代社会上,居然还会有这么残忍的大屠杀。</p>

随着一些照片的曝光,很多人拿着报纸或者对着电视失声痛哭了起来,仿佛这种惨剧就发生在了他们身边一般。</p>

当天,全世界各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反对雇佣军,反对法西斯,号召全世界一起把雇佣军消灭掉,他们就是人类的毒瘤。</p>

相对比普通人的游行,世界上各国政府的表现却惊人的一致,全都发出了强烈的谴责,把雇佣军丑化成世界上最可恶也是最危险的组织,不过,没一个国家敢说要为日本冤死的八百万人去报仇。</p>

而在非洲,对这一切反应并不强烈,其实很多非洲人内心也反对这样屠杀平民,不过雇佣军越强大,他们就越有安全感,他们很多人都是久经战争磨难的人,雇佣军表现的越狠,敢惹他们的人就越少。</p>

华夏和世界上其他地方完全是两种反应,看到东京大屠杀八百万的新闻之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惊喜。日本人,死的越多越好,可以说大部分的华夏人对日本就没有一点好感,他们还不如德国人,死不认错,这就是他们死不认错的下场。</p>

很多地方甚至燃放起烟花来庆祝,对这些国家采取了默然的态度,不过公开上国家还是对雇佣军的行为发出了剧烈的谴责,把雇佣军批判的一无是处,但是却丝毫没提和雇佣军解除合作的事。</p>

韩国,朝鲜两个国家的人和华夏反应又不一样,很多人看到日本的遭遇感到大快人心,可同时也感到后怕和恐惧,雇佣军的狠毒让两国人都庆幸当初没过多的招惹雇佣军。特别是韩国人,现在才发现,他们当初冲击雇佣军军营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好在雇佣军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他们用屠杀来报复,很多人甚至感觉当初的雇佣军是多么的‘仁慈’A。</p>

北海道,野中一郎一个人默默的看着报纸上的图片有些失神,北海道很多日本人也都在自己的家里留着眼泪,同胞们的惨状让他们的悲痛的同时也有一股决然。</p>

算起来,战争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人已经有一千多万,若不是九州和四国两岛和横滨还有横须贺两个城市是华夏所占领,恐怕死的人会更多。</p>

现在,很多没有被沦陷地区的日本人蜂拥逃向北海道,北海道的日本难民迅速增多,给北海道的日本临时政府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p>

已经没人会选择继续留下来,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雇佣军是恶魔,对恶魔就不要抱有任何的幻想。</p>

因为这些人的撤离,华夏和雇佣军的前进之路顺利无比,见到这种状况,野中一郎索性放弃本州岛,让其他地方的驻军全部退守北海道,同时也号召剩下的人民都到北海道来集合,防止被雇佣军破坏。</p>

做这些的同时野中一郎又四处求见各国大使,希望能运送一部分日本难民到他们的国家避难,眼下北海道实在装不下这么多的人,住都是大问题。</p>

这个时候,野中一郎仿佛忘记了这一切的灾难都是他引起的,若不是他严重的右翼倾向想要对别国进行侵略,也不会惹来雇佣军打压他们;若不是他一力主张研发核武器,华夏也不会被迫来攻打他们,没有这些原因,雇佣军就不会对日本展开进攻,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p>

事实上,也正式因为日本右翼倾向严重,吴庸才决定不顾世界上的反应来给日本一个最沉痛的打击,若是可以的话,吴庸都恨不得使用核武器直接灭掉日本,这样就永绝后患。</p>

日本大量的平民撤退,让军队也没有时间对交通进行大规模破坏,雇佣军和华夏的行军速度都提高了不少,因为没有抵抗,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华夏军队和雇佣军就抵达了日本北部城市仙台,仙台只剩下少数几万没有逃掉的老弱病残留在这里,这些人还都聚集在广场,一起跪坐在那里祈祷。</p>

最先进入仙台的是华夏军队,看到这一幕很多华夏人的心中都产生了恻隐之心,一个团长甚至命人去把这些老弱病残扶起来,可这些人刚到那些老弱病残的身边意外就发生了,那些人居然有人手里握着手榴弹,等华夏军人靠近的时候纷纷拉响手榴弹。</p>

随后,后面很多已经白发的老人眼中冒着凶狠,手上拿着手榴弹冲向华夏军队里面,谁也没有想到,这些没走的老人留在这里并不是求饶,而是求死,死之前也要和他们同归于尽。</p>

短暂的混乱,至少造成华夏近千人的伤亡,好在这数万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手榴弹,大概只有两三千个人有,华夏士兵在经过混乱之后迅速反击,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全部解决掉这些人。</p>

事后经过统计,华夏这次突然事件中足足死了一千五百多人,受伤两千多人,等于两个满编</p>

团的编制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