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策论(上)(2 / 2)

而且大儒们一开始便以为他只能抵达第七阁,甚至只有第六阁,能一路闯到第八阁已经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了。

说是大夏年轻一辈的第一人也不过分。

“好难的题目,没想到书山第八阁的题目这么难,这出题的考官也未免太变态了吧!”不远处的越王看着棱镜之上的内容,不由得苦笑一声,说道:“皇姐,看来江寒是真的要止步第八阁了。”

长公主淡淡道:“那已是多少读书人都到不了的地方了。”

越王点了点头,笑道:“那倒也是,便连孔元济也到不了,书山学海结束后,只怕江寒要再一次扬名。”

越王目光闪烁,果然,交好江寒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以前别人提起江寒只会当他是个庶子,现在提起江寒只会想到他的才能!

若有他相助,自己何惧得不到那个位置?

他看了太子一眼,只见太子脸色阴沉,想必心情极其不好。

越王心中大笑,你也有脸色难看的一天啊!

……

第八阁中,江寒看着题目心想:“这道题是道论述题,若是有充足的时间,写出来也不难,想要达到镇国级别,便需要答得完美,一个时辰便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做一道论述题看似时间充足,其实时间却紧张得很,不能再犹豫了……”

江寒提笔,蘸满墨水,开始落纸:

学生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出治之全德,有保治之全功。文武并用,出治之全德也;兵农相资。保治之全功也。于并用而见其同方,则天下之政出于一,而德为全德,如日月之在天,凡所以照临者,胥天之德也。于相资而见其一致,则天下之治出于一而功为全功,如手脚之在人……

他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只有文臣武将一齐发挥才干,治德的治德,治功的治功,才能保证国家治理的成功。

在他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纸上竟然泛起了淡淡的白光。

儒圣庙中的众人顿时注意到这个异象。

“异象,出现了出县异象!”

“白光显现,才气升腾三寸有余,这是出县级别!”

“这才写多少便已是出县文章?”

众人相顾都是一惊。

虽说出县乃是诗文最低的境界,但刚写一会就达到此境,这是多少读书人也做不到的!

宁月公主微感惊诧,妙目款款的凝视棱镜,眸子中映着那道奋笔疾书的身影。

书山中,江寒心道:“只有文武并举,统而治之,国家方能安平,像如今的崇文贬武,导致多少武将被埋没。必须举例证之。”

当即挥笔疾书:

三代迭尚,曰忠曰质曰文,而不及武者,盖言忠质文,则武固在其中。必以武言,则是秦之所尚,而非三代之治。周列四民,曰士农工商,而兵不与者,即臣前陈寓兵于农之说。专以兵言,是为后世之制,而非成周之旧矣。诸代君王,如武之投戈讲艺,夏启之身兼将相,庶几创业而兼乎文。

他举了个例子,前朝有武帝投戈讲艺,今天的大夏皇帝也是武将出身,却没有几个帝皇在开创天下之时而不用文,文武结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