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却谷食气篇(2 / 2)

嚼龙 屠龙氏 0 字 2023-05-27

一时间他心中颇感振奋,连忙快步跟了上去,毕竟自家这位师尊的脾气可不大好,找个由头就要发作。

师徒两个脚步不停,一路上又见到许多凡俗难见之景,待得攀上最后千余级近乎直上直下的鹤颈天梯,丹顶玄都已然在望。

齐敬之望向前方那座碧瓦红墙、被昼夜分割成两半的巍峨宫观,见院墙内外碧桃成林、千红竞艳,内里稍远处的殿宇屋舍俱是背对着自己而建。

他略一思索就反应过来,自己是循山路而行,由鹤翼而至前胸,攀鹤背而登鹤肩,又经由后颈处的天梯登顶,眼前所见自然就是玄都观的后门了。

要想直达面向虚空云海的正门,还是要直接飞上去才行。

凤紫虚没有开启玄都观的后门,而是选了笼罩在夜色里的这半边,带着齐敬之绕墙穿林。

她一边走一边道:「这些碧桃树是为师祖父的心头好,一开始只是在玄都观里的后园栽种,后来却是越种越多,终于遍及丹顶。」

走了片刻,两人身前的碧桃树渐渐稀疏起来,前方现出一方碧湖,湖面上砌着一道青色石堤,将湖水一分为二。

齐敬之略一寻思,便知自己此刻应是位于一只鹤目所在的位置。

他跟着凤紫虚走上青石堤,见湖水清澈见底,而且似乎并不算深。

月光之下,湖中正有大群的青鱼肆意翱翔。

之所以说是翱翔,是因为湖中青鱼身上生着的并不是鳞片,而是青色的羽毛。

齐敬之注意到,这些青羽怪鱼会时不时地从嘴里吐出五彩斑斓的细小气泡。

绝大多数气泡都会飞快上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破裂,却也有极个别的反而会往下沉去。

这些下沉气泡的色泽会渐渐转作碧青,最终化为半透明的青色细珠落在湖底。

齐敬之目光延伸,这才忽然后知后觉。原来这片湖水之所以看上去碧光莹莹、显得颇为清浅,正是因为湖底堆积了难以计数的青色细珠。

他盯着这些奇特的珠子,心里忽而生出一

种玄妙感应,仿佛自己只要招招手,就能将它们招到掌中。

凤紫虚见自家徒儿有些挪不动步子,便也放缓了脚步。

她指着那些青羽怪鱼,开口解释道:「湖里这些是凭霄雀,原产于丹海之际、苍梧之野,有反形变色之能,在木则为禽,行地则为兽,入水则为鱼,口吐五色之气、氤氲如云,气凝碧珠、轻细如尘,唤为青砂珠。」

「据说苍梧之野有青砂珠堆积而成的巨大砂丘,名曰「珠丘」,有风吹过时便会有青尘漫空,被称之为「珠尘」。此物其实是木属灵材,服之延寿、带者身轻。」

齐敬之听得怦然心动,觉得这东西除了修行可用,自己阿爷应当也能吃。

他心里转着这个念头,目光却是落在了自家师尊的青羽衣上。

凤紫虚见了,当即轻笑点头:「咱们玄都观自有餐霞妙法,木气自然也在其中,否则也不必提什么松鹤延年了。碧海仙宗的《青华金丹要旨》虽然不凡,却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这位玄都观主略作停顿,看着自家徒儿道:「择日不如撞日,既然说起了这个,为师便将本门的餐霞法门传授给你。」

齐敬之立刻点头,并不在自家师尊面前遮掩心头喜悦,脸上笑容极是灿烂。

「这就对了,我辈披荆斩棘、苦心修行,所图者虽不全然是逍遥长生,但总是拘束着自己个儿也未免太过无趣。」

凤紫虚满意点头,口中继续说道:「先贤有云,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玄都观餐霞法的立意便是取自这两句,唤作《却谷食气篇》。」

「至于具体法门……正如《南华经》中所言,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听到这里,齐敬之不免触类旁通,点头道:「听上去倒是与鸣鹤法的吞、吐、浮、沉差不多。」

「那是自然,本门的修行法最终自然都是要着落在鹤形之上,鸣鹤法与《却谷食气篇》一脉相承,正是根基所在。」

凤紫虚嘴角微翘,对自家徒儿愈发满意:「要却谷食气,首先要知禁忌、会辨气,而后才是择气、引气而食。」

「放在咱们仙羽一门,食气有四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冬避凌阴,必去四咎,乃深息以为寿。在这一点上,别派或有不同见解,更有主动走极端的,却是为我玄都观一脉所不取。」

凤紫虚略作停顿,等齐敬之点头表示已经记下,方才继续说道:「避开了春夏之热、秋冬之寒,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辨气、择气,这个你已经有了选择,暂且略过不提,只谈「深息以为寿」这句。」

「深息二字,顾名思义便是要将所食之气转化为内息,在胸腹中留存得尽量深而久,就好像深藏于山谷中一般。」

说罢,玄都观主缓缓向前伸出双臂,继而环抱成圆,周身顿时流露出一股仙鹤揽翅的神韵。

湖水之中的青砂珠立生感应,纷纷浮出水面,如倦鸟归巢一般飞到凤紫虚的青羽衣上,融入那片片青色鹤羽之中。

齐敬之见状不由恍然,原来自己脚下这座仙羽山的山势形状,本身就蕴藏着《仙羽经》的奥秘在其中。

就听凤紫虚接着道:「这个深藏,并非只进不出,生生将新米存放成陈米,而是要得其神韵精髓而藏之,对于气息本身而言,依旧要吹呴呼吸、吐故纳新,这就又涉及到了阴阳天时之变,由此引申出宿、新两气,朝、暮二法。」

「所谓宿、新两气,宿气便如久储之陈米,新气便是新米。宿气为老,新气为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最,以彻九窍,而实六腑。」

「也就是说,要顺应天时,及时摒弃宿气、吸入新气。这就要用到朝、暮二法,

一朝一暮为一轮回,也称为行气周天。」

齐敬之立刻举一反三:「鸣鹤法的一吞一吐,只在须臾之间,却谷食气的吐故纳新,则是要一昼夜,果然更进了一步。」

闻言,凤紫虚脸上笑容更盛:「也不必拘泥于一昼夜,境界高深者,每次呼吸间隔一旬、一月亦无不可。传说之中,烛龙不饮、不食、不息,一旦呼吸,则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

「咱们再说回朝、暮二法……朝息之法、呼吸必微,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如此则陈气日尽、而新气日盈,以精为充、形有云光。」

「暮息之法、深息长出,使耳勿闻、且以安寝,因气安精、因精安神、因神致生,如此则魂魄安形、六腑皆发,故能长且久。」<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