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唐母(2 / 2)

何府内最有权威的人无疑是何苏沉的奶奶,也就是唐母。她与何去非指腹为婚,即使后来何府落没,唐家依然信守承诺将自己女儿嫁了过去,不过这却歪打正着,谁也没料到若干年后屡试不第的何去非会受苏轼推荐、皇帝赏识,最后成为执掌兵部大权的几大权臣之一。

唐府世代书香,代代入仕,唐母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眼光不可谓不毒辣,做事的手段也不可谓不妥帖。如今虽老,但仍旧没人敢轻视她。

何苏释领着妹妹向院内走去,刚到门口就有婆子抢着打了帘子让二人进去。何苏沉第一次到唐母住的内屋,不敢十分打量,只是跟着哥哥走,方进房,就有一个嬷嬷一个丫头扶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母迎了过来,她猜想这大概就是唐母了,正要随着哥哥下跪,何苏释却给后头跟着的张氏扶了起来,唐母则一把抱住何苏沉,嘴里喊着“苦命的心肝”大哭,何苏释见了唐母,也眼泪走珠似的流,喊着奶奶,唐母揽过他,两兄妹一并抱住。

扶着她的那个丫头劝道:“老太太别着急了,小姑娘不是好好的吗?想是已没甚大碍了,您这样反而还让她不自在。”众人也陪劝,好半天唐母才平定下来,何苏沉给她紧紧抱着很不舒服,但也没办法,终于现在脱开了,乖乖的叫了声奶奶。唐母眼泪又流了下来,口里厉声道:“你们打量着我不在家,活生生要把我这孙骨肉作践死才肯罢不是?!你们自己亲生养的就疼的爱的跟心头肉似的,兄弟养的就不当人命来看?!”

张氏垂着头不敢说话,却听一个女声道:“母亲您别着急了,小瓜子已经没事,想是当初也没甚大碍,只是大家急儿巴巴的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您看,现在不是好好的了?说起来这也是大嫂没照看到,但小孩子哪个没有七灾八难的,我们元芳现在还重病着呢,也没见她躺在床上吓人,不是一样过来给您老人家请安来了?”

何苏沉顺着声音看过去,说话的是一个盛装的贵妇,长得美丽异常。之所以说是贵妇,因为就算是何苏沉这样的宋朝衣饰白痴也看得出来她穿的非常华贵,颜色鲜艳,手工细致,并且珠环玉绕的,头上竟戴了好几支凤钗,耳朵上吊了两滴椭圆的碧绿玛瑙——端的与众人打扮格格不入。

这时的江南风尚喜欢图案秀丽,色彩雅洁,何去非在世时又是个严谨治身的人,家中子孙均不许穿戴华贵,这般几十年下来,府内早已形成了习惯,即使何去非过世依然习惯素净的衣着,就连饰物也是挑简单的来戴,主子亦然如此,何况下人。

照她的话语来看,这个想必就是传说中的三婶婶刘氏了。何苏沉对她闻名已久,不论丫头小厮,兄弟姐妹,对她的评价都是差到了极致:说她逮着机会就生事,对服侍的府内仆役暴虐,只听信自己陪嫁过来的人;说她一有由头便训斥何苏释等下辈,完全不管自己有无道理;说她宠溺大女儿到了极点,完全当二女儿不存在;说她对小妾苏流芝及其生的儿子虐待鄙夷异常,虽然她常常给唐母训斥,手上也无任何实权,却是不知为何,从未吃过真正的亏,就连掌家的张氏也不甚管她的所作所为。

众人听到她的话,脸色均是一变,张氏更是不顾掩饰的的一个眼刀剐了过去,这事情说来从头到底都是她的错,何苏沉当时病得要死的样子府内人人都看到了,竟被她说得如此轻松,还把责任通通推到自己身上,如果不是想着唐母初回,自己对她又略有忌惮,张氏早已硬杠了起来。

张氏面无表情,淡淡道:“这事是媳妇的不是,没照看好瓜子,让不懂事的人给得了手,旬前媳妇打了保证说是一定照顾好,瓜子却差点给弄得没命,媳妇甘愿领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