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日日(2 / 2)

目光所及可以看到的有芭蕉——正抽长大片的嫩叶,竹子——青翠欲滴,眼光尽处远远的仿佛有一个小湖——湖边垂着几株杨柳。</p>

上次折给自己的柳条就是上面截下来的吧。</p>

小丛小丛的花木,似乎随意但是又隐隐有规法的假山石,小桥,亭子……</p>

几只小鸟恰逢其会的叽叽喳喳的叫了。</p>

……</p>

……</p>

一直以为这不过是一间普通的平民居所,谁知道居然藏着这样的景致……</p>

与苏州何府的园林比起来,这里少了一分规划,却多了十分人的生气。</p>

“淳于,淳于!”她回过头叫唤。</p>

这些日子的相处已经足以让她毫不避讳毫不畏惧他了。</p>

“干嘛?”他细长的手指翻过一页,轻轻的回了一句。</p>

“这个院子是你打理的吗?这里是在哪里啊?我怎么不知道京都府上有这么漂亮的江南园林?”</p>

淳于轻轻笑了一下,放下手里的书卷走了出来。缘着靠得有点近,苏沉可以感觉到他就在身后不远的地方,似乎两人的衣服下摆都碰到了。</p>

他指着远远的杨柳道:“那一片是我爹种的,说是等年迈了可以同娘在这里养老。”说着又点了点另一片花木,“这个是我娘从西边移植过来的,从没想过居然可以存活。”他又顿了顿,“那边的亭子是娘设计的,我爹动手建造,那片湖虽然是请人帮挖的,但是里面的荷花却是我娘和我爹两个人种的。”</p>

苏沉半仰起头听他说话,觉得话语里面很暖很暖的回忆。</p>

她站着只到淳于的胸口,可见淳于也挺高的哩。</p>

她见他些微低下头,两个人的目光撞在一起,苏沉忙的头垂下一点,眼光收回,又听他似乎有点叹息的道:“这里在潘楼街。”</p>

光线有点耀眼,苏沉眨了眨眼睛,下意识的问道:“潘楼街不是一般都做商业店铺么……”</p>

京都的商业中心,寸土寸金。她得了那三十一亩的房产(还是在街尾的地方),但是连吴氏那样不爱财的人一连几天都笑眯眯的。</p>

怎么会有人把家安在这里。</p>

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啊。</p>

“嗯。”他的那个“嗯”字一贯的尾音翘高,听起来倒像是一个疑问词,但是又没有达到疑问的那个高度,“别人送的,我爹说这里很适合住人,也方便别人找,就留下来了。况且这里虽然是中心,但是在前面一家酒楼的后面,还是很安静的。”</p>

……谁啊,送潘楼街的房产……还真是有钱……不过话说回来,像淳于这样没钱没势的人家,在这里居然能平平安安的住这么久,又没被权贵人士巧取豪夺掉房产,真是运气好得没天理啊……</p>

看着院子里的花草,跟刚刚纯粹的欣赏不一样,总觉得似乎可以想象淳于的父母两个人一手一脚的设计又打理出自己想要的居所的画面。</p>

想想就觉得温馨。</p>

可是,真的很奇怪呢。淳于现在二十岁,那他的父母最多也就是四十岁——这还是用绝对的超晚婚超晚育数字推出来的,四十岁就两人一起死掉么?总觉得很不对头。她看了一眼表情平和的淳于,状似不经意的问:“上次听说,淳于的父亲好像是军医呢。”</p>

“是。”他表情不变,眼光平视着园子,“他随军而行二十多年,我母亲也在西北住了近二十年,后来他为了救一个人被利箭透胸而死,我母亲那时候正怀着我,还没有足月,难产死掉了。”</p>

……</p>

苏沉震惊的回头。她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事情。</p>

淳于的眼睛里一点伤感的情绪也没有,口气也是淡淡的,也许因为没有见过又年岁久远,所以不觉得太伤心么?</p>

不是这样子的。十分坚决的否定掉这个推论。</p>

她手心里冒出了浅浅的一层汗,犹豫了好久,半是愧疚半是含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拉住了他的衣角。</p>

淳于温和的笑了一下,手举起来摸摸她的头,苏沉一手拉着他的衣角,一手扶着回廊的支柱,觉得虽然这个比喻恶俗,不过时间真的就像一条长河缓缓的流淌。</p>

时过,境迁。</p>

留下来的留下来,逝去的逝去。</p>

她愿意时光像流水一样,即使平铺无波澜,但是可以细水般长长的流淌。</p>

“带你去看看那边的小湖吧。”淳于提议道。</p>

她重重的点头,露出大大的一个笑容,说。</p>

“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