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罗马郊外之遇(1 / 2)

 罗马,曾经是台伯河边一座不起眼的小部落,一切都是在这座和其他村庄没什么区别的部落村庄的出现开始的。

从最初依河而建的小小村庄,逐渐变成令人生畏的巨大部落,再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可怖的帝国,以这个地方命名的城市和国家既是跌宕历史的参与者,也是这历史的见证者。

无数人在这座城市里功成名就,可更多的人却最终湮灭在这座城市巨大的阴影中消失不见。

在这座用巨石堆砌起来的建筑当中,既曾经出现过凯撒与奥古斯都这样的雄才大略的历史巨人,也出现过圣彼得这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得无法想象的影响的传奇人物。

这座城市里曾经出现的英雄人物太多了,但是这里出现的腐朽与堕落却更多。

千百年来,罗马城几乎每条街道都曾经被因为各种原因而流淌的鲜血洗刷过,不论是贵族的阴谋之血,还是奴隶的抗争之血,整座罗马城可以说就是在用猩红的血浆一次次的粉饰着它的辉煌。

罗马人兴旺了,罗马人衰败了,蛮族来了,蛮族败了,罗马城的厚重石墙冷漠的看着在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而那句“人啊,你往何处去”的诘问,却仍旧让无数人如痴如狂的涌向这座可以找到一切机会的城市。

当罗马最终成为整个上帝在人间的首都时,整个基督世界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聚集在这里,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启示和救赎,于是他在人间的代理者就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罗马主教成了所有天主教徒们心目中在人间至高无上的教宗,他的话被视为上帝借其口而布的道,随着时间流逝,教宗的权利越来越大,当其声望权威达到如果天气好,甚至就是在晚上都可以看到月光照在神庙那几根露天的大理石柱上的反光。

不过亚历山大之所以把队伍留在停在这座小山上,除了要和杰姆斯・哥伦布见面,还有个不得已的原因。

前面的道路被堵住了。

罗马城有著名的七丘和台伯河,但是罗卡迪帕斯山却距离罗马城的中心很远。

戴安娜神庙就位于离这座不高的小山不太远的地方,虽然看上去有些偏僻,但这里无疑是罗马城东面一处很险要的所在。

说起来条条大道通罗马这句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古代帝国的发源地,罗马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是引为骄傲的标志。

虽然随着哥特人征服罗马,原本恢弘的罗马帝国堕入了黑暗时代的深渊,但是古罗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即便是跃迁千年,也依旧恩泽着这座承载了太多东西的城市。

罗卡迪帕斯山距离罗马城还有很长一段路,从山上不但可以看到戴安娜神庙,还可以看到经由神庙前面不远处一条呈不规则的十字形的道路。

这条路罗卡迪帕斯山一直延伸下去,从神庙前的斜坡上与另一条路交汇,形成了从东南方通向罗马城的一个交通要道。

十字形的道路纵向的通向罗马城,而横向的的则顺着神庙的下坡,分别通向西面的海湾,和东北方向的丘陵丛林的深处。

而在斜坡稍微靠近罗卡迪帕斯山的一边,一道由柳条篱笆加固起来的胸墙正顺着山势斜卸的向罗卡迪帕斯山一边延伸过来。

在这道胸墙的对面将近三百多法码之外,另一道近乎平行的胸墙也倚山而建,堵截在十字路口的另一端。

瓦卢瓦的金黄色鸢尾花王旗与颜色迥异花纹众多的联军旗帜,隔着胸墙相互对峙,而在两军之间横贯东西的道路上,来来往往的商人小贩则正匆匆忙忙的穿过两支对峙的军队。

这一幕看上去多少显得有点诡异,但是法军与为反对查理八世而组成的神圣联盟之间的确正在发生战争,而法国人已经被封锁在罗马城里大约三个多月了。

戴安娜神庙前的法国人,是法军在罗马城东南最前线的驻守部队。

在山坡上,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影影绰绰,亚历山大可以看到远处胸墙后来回巡视的法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