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这么难(2 / 2)

“怎么说?”

宋庆听了何长缨的断语,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心肝还是不免的重重的一抖。

把战火控制在鸭绿江沿岸,这是可皇上的谕旨,可现在何长缨直接一口把他否定掉,怎能不让宋庆心惊。

今天下午,宋庆收到了李中堂转来的素有‘知兵’之称的台湾布政使唐景崧的电报。

――现惟坚守凤凰城一带险要,掘地立营,凭山置炮。敌倘未攻,我惟坚伏不动,枪炮不及不,切勿轻出交锋;能忍一二次,军心自定。备足军费,再图进取。

中堂在后面批注到‘颇有可采’‘斟酌’。

这说明中堂倾向于完全让出鸭绿江防线的无险地带,在辽东的群山险隘之中层层设防,阻击倭夷。

这种构想,则是完全和皇上的‘拒敌于外’相背驰,也是宋庆内心所不愿接受的。

既然接了这个‘帮办北洋军务’的职衔,宋庆当然希望能打出威风。

他现年已经七十四有余,不用考虑都能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戎马。

他可不想到最后,反而落了一个胆小鬼窝囊废的名头。

“现在明面上讲朝廷在辽东集结了近三万的兵力,可是真正可战精锐不过是军门的4ooo余毅军,盛军6ooo余人,奉军25oo余人,芦榆防军2ooo余人,其余不是新兵就是一窝兵痞子,不足为道。”

何长缨让了一圈烟,继续说道:“尧山将军的4ooo镇边军也可一战,不过不属北洋调遣,只能独军把守;那么咱们只有15ooo人的可调军力,相比于日军的三万余人,只是在数量上就少了一倍。”

一旁的张锡銮笑着说道:“哈哈,何参将可没有把你的援朝军给算上,加上这次带过来的一营,总兵力也有小3ooo了吧?”

“就算算上援朝军,也不过是18ooo人;而且咱们是沿岸分兵防守,日军是全力进攻于一处,那么在局部战场,日军的军力完全可以是咱们兵力的数倍。”

说完了这些,何长缨不再吱声,让宋庆细想。

“这场仗不好打,――”

宋庆幽幽的说道:“可是皇上,朝廷,中堂,还有全国的百姓,都在望着咱们;鸭绿江沿岸一定要守,真的不济,咱们大不了再退到凤凰城继续守,这也不碍什么事儿。”

“既然这样,我建议把凤凰城作为各军的军需库,枪弹粮草全部集中到这里,沿江各军只配备足量的军火和一周的军粮,进行持续供应。”

何长缨实在不愿意看到在鸭绿江防线溃退之后,大量的军火和粮食落入日军手里,成为以战养战的凭借。

沉声提出了这个折中方案。

“何参将还是太年轻了,哈哈;”

宋得胜笑着说道:“凤凰城到鸭绿江沿岸最近的九连城,都有百里路途,期间山路崎岖难行,一旦暴雪来临,别说运送辎重,就是人都寸步难行;难不成断了粮让兄弟们饿死,这个罪名谁担当的起?”

何长缨看着宋庆,希望他能表态。

“老夫只管用兵备战,这军火粮草都是周馥直接调拨配送;况且送进各军的军火,想让他们再吐出来,说是怕城池失守军火资敌,这话儿老夫可没脸去说。”

宋庆直接拒绝了何长缨的建议,然后笑着对何长缨说道:“对于怎么守江,朝廷的旨意还是各分防区,还请何参将率精兵助阵,如朝鲜洞仙岭那样,杀得倭夷胆颤心寒。”

何长缨有些失望的点头表态:“卑职尽随军门调遣。”

心里面却不禁叹息着,想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