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时不待人(2 / 2)

“经方,这个何家小子既然是一个人才,就让他到杏荪那里去当差历练,是骡子是马,溜几圈就知道了;一个哨官,又懂洋文写得一手好文章,就这么灰溜溜的被赶回肥西,也是我李鸿章没有脸。”

李鸿章感觉有些累了,他放下传单,摘下架在鼻梁上的玳瑁老花镜,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李经方听了微微失望,这个何长缨能文能武,又是肥西的乡党,而且在肥西的那次见面,对他也毕恭毕敬的守着晚辈的礼仪,这个人他李经方倒是想握在手里的。

只是父亲不给,他也只好按下心里的想法,从长计议。

中午吃过午饭,薛迎春不顾何长缨渴望她留在屋子里的饥渴眼神,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客房,徒留下何长缨如同一头困兽般的唉声叹气。

时间已经是阳历的8月11号,虽然在回客栈的路上何长缨看到无数的人拿着他的那篇《英灵祭》,声情并茂的朗诵着,可是他依然找不出一条真正破局的出路。

何长缨可以自信的认为等过几天,《呐喊》一出,绝对会引一个民间看世界的小。

然而时间却不等人,甲午战争之中最关键性的两场大战‘大东沟海战’和‘平壤守卫战’,在三十五天以后就会兀然爆。

这接连的两场大战,将把北洋舰队彻底的打成一只缩头乌龟,把溃退的一败涂地的北洋唯一的6战机动野战兵团,打的闻东洋而色变。

而这两场战争,也坚定了东洋中枢彻底打垮满清军队的决心,使得他们开始真正的在国内进行举国动员,六个师团17万的精锐6军和15万的后勤军夫,将跨过对马海峡进入朝鲜,然后蜂拥的一路朝北,直到渡过鸭绿江,踏上中国的领土。

怎么办?

何长缨大口的喝着茶水,感觉自己真是黔驴技穷。

“咚咚咚。”

这个时候,房门外边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门没关,请进。”

何长缨还是没有养成此时满清朝的礼节,懒得去开门迎接。

“咯吱――”

门被推开,客栈的伙计带着一个身穿黑号衣的戈什哈走了进来。

“您这是?”

何长缨连忙站起来,心想着不会是吴威扬又有什么事情吧?

“你是何长缨?”

那个戈什哈一脸的傲然,看到何长缨居然不亲自开门迎接,心里面就显得很不高兴。

“对,我就是。”

何长缨点头说道。

“何爷,这位大爷是总督衙门的赵把总。”

那个伙计连忙一脸赔笑的解释。

“总督衙门?”

何长缨心里一惊,总督衙门无缘无故找自己干什么,难道是李鸿章要见自己?

这又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