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派别(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921 字 2019-10-04

任断荣听得大喜:“那还请万岁允许微臣领兵前往。”

李鸿基却不作表示,向其他将领道:“诸位还有何提议?”

个才众将给李鸿基训斥了一顿,此时才反应过来,刘体纯站了起来:“启禀万岁,臣以为向池州增兵不妥,我军当前的任务是灭张。如今已经被郑军担搁了一个多月,实在没有必要再为区区郑军担搁下去,只要长沙洲,凤仪两岛的炮台修好。我朝就可以直接挥师过江,剿灭了张献忠,我朝直接出兵平定福建岂不更好,还怕区区郑家地水师么。”

赵胜也站了出来:“启禀万岁,李双喜将军正呈受张贼三十万大军的日夜猛攻,再不救援,微臣恐怕李将军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青阳终究是小事,不值我大军担搁救援李将军地时间。”

李鸿基转头向吴三桂问道:“吴将军,两岛地炮台什么时候可以筑好。”

吴三桂站了出来:“回万岁,两个岛上全是沙地,地基不稳,要筑好炮台,至少要等三天时间。”

李鸿基点了点头:“三天时间,朕却一天也不能等了,传朕旨意,大军从今日开始渡河,目标为九江府。”

“臣等遵旨。”

任继荣,马继先等人大急,一起出列道:“启禀万岁,池州只需一万兵力支援足矣,影响不了灭张贼地战局,还请万岁派兵支援刘将军,使我军能颜面无失。”

赵胜在旁反驳道:“两位将军何必心急,刘将军自己倘且没有请求援兵,自然可以独立应付,又何必让万岁再操心。”

两人顿时语塞,这一点是他们请求派援兵的最大障碍,不由暗埋怨刘芳亮不知进退,若是有他请求援兵的奏章,自然可以为他极力争取,此时却是有力无处使,说不定争取到了援兵还要落得个不是,两人只好摇头退去。

从枞阳到安庆,水道只有五十里不到,若是要从陆路行走,则需要走二百余里,按理水道更近,只是船只太过缓慢,炮台到底还没有筑好,唐军又都是骑兵,还不如走陆路安全快捷,皇帝的旨意一下,枞阳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处,全都拨营向安庆府而去。

安庆到九江,大约有三百里,又都是逆水,最快一场也需要三天的时间,唐军数十万人要过江,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唐军早就将附近地船只搜罗一空,只是一场最多只能渡五万人,这已是铺天盖日,将整个长江水道塞满。

这样算下来,要将唐军的人马完全渡完,至少也要花费半个月时间,唐军只能耐心的等待,没有船只,即使过了江的唐军也会被大昌军堵在永修一带,靠着修水成为大昌军地天然屏障,只有全军过了江,唐军的水师腾出手来,才可以进入潘阳湖,绕过大昌军的永修防线,出现在他们的身后。

此该的丰城却进入了最危急的时候,大昌军对丰城的围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死在丰城脚下的大昌军至少也有二十万人,然而围攻的大昌军却丝毫没有减少,张献忠已经是输红了眼,将境内的所有青壮年都拉上了战场,投入到对丰城的进攻当中,死多少马上补多少。

整个丰城的城墙都变成了紫色,那都是鲜血染红的,唐军虽然是守城,又都是使用火器,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攻也已是疲惫不堪了,随着炮弹和手雷的越用越少,唐军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火枪,好在城中的枪械,弹药甚多,士兵用坏的枪支马上可以补充,子弹也有余。

只是没有威力巨大的手雷和火炮协防,唐军的防守比以前艰难得多,不时有大昌军爬上了城墙,唐军只得和他们肉博战,将大昌军重新赶下去,这样一来,唐军的伤亡也越来越重,到如今已损失了三千多官兵,至于伤,虽然没有到人人带伤的地步,但也是十之了。

城中的百姓已组织起来,参与到了守城当中,他们的一些青壮年也发给了火器,多数人更多的是在夜间负责修理被大昌军损坏的城墙。

张献忠攻不下丰城,气急败坏,几次发出了屠城的威胁,这使丰城百姓在恐惧之意,只能死心踏地的帮助唐军守城,好在丰城中的粮草屯积得够多,不至于有缺粮的威胁。

“又来了。”唐军不由暗暗咒骂了几声,对着冲到城墙的大昌军扣动了板机,这些人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也有才十多人的小孩,只有很少的精锐混杂在其中,大昌军的素质愈来愈差,这固然是大昌军在丰城下伤亡惨重的缘故,也有张献忠故意驱赶这些乌合之众来浪费唐军弹药的用意。

布里的双眼布满了血丝,站在李双喜的身边,他的整个头发乱成一团,纠缠在一起,象个乱糟糟的鸡窝,他这些天来,几乎没有休息,率着手下的二千蒙古骑兵,每一次在大昌军退兵后,都要追杀一次,如今他的手下已减员到不足一千五百人,有时候追着敌军,就有人从马背上直挺挺的摔下,被自己人的马蹄踩死,他们实在太累了。

大昌军就象是大海中掀起的一片片巨浪,而矮小的丰城县,就象是在风雨中飘来荡去的一叶孤舟,随时会被大浪淹没。

布里添了添嘴唇,看着蜂涌而上的大昌军,忍不住道:“总督大人,不能再在这里守下去了,否则我们迟早会被大昌军的人马淹没。”

李双喜反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冲出去,我们都是骑兵,外面还有马世耀,贺人龙两位将军接应,一定可以冲出去。”

李双喜指了指城墙下面正在搬运石块,滚木的百姓一眼:“那他们怎么办,我们若走了,张献忠肯定要屠城报复。”

布里只好闭嘴,城中尚有数万百姓,唐军一走了之,这数万人恐怕一个也活不了,这些天来,两人这样的对话已经进行了数次,每次都是以布里闭嘴结束了争论。

蒙古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他们拿起弓箭,跳上马背就是兵,放下弓箭,就是民,若是连同老弱都被人家围住,那能冲出去的就活命,冲不出去的只能看自己的造化,或被杀,或被贬为奴隶,哪有汉人走不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