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覆灭(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901 字 2019-10-04

黄得功大急,此时明军虽然过来了一万多人。但有兵器的不足两千人。还有三千人只有一把短匕。其余六七千人手无寸铁,若是后续部队不能过来,只能被唐军屠杀,他不得不命人重新点燃火把,开始架桥。

明军的火把给了唐军炮火最好地座标,壕沟前地一支火把点燃不到一分钟。唐军地炮弹就会飞来,将手持火把的明军炸得粉身碎骨。

而唐军经过最初的慌乱已反应过来,组成一排排的火枪队压了过来,对着冲击的明军步卒展开了一场血淋淋的屠杀。除了隅尔有一两支从黑暗中飞来地长箭将唐军的火枪手射倒外,完全是一面倒的战斗。

所幸这是夜晚,黑暗给了明军最好的掩护,唐军不敢过分相逼,怕引起混战,只是紧守住自己地阵线,将过了壕沟的明军压在坝上一段宽近百米,长千米左右的地带,而那些手无寸铁的明军,除了少部分人抢到兵器反手将唐军杀死,和明军汇聚外,大部分人都已死在唐军的枪口下。

刘体纯面色铁青,没想到还是被明军阴了一把,刚才的战斗虽然短暂,但至少有上千名唐军的伤亡,如果他不是想不费一兵一卒,让明军自己投降,白天尽起五万大军压过去,伤亡绝不会如此大。

虽然明军已被压住,只要静等天亮就可以大功告成,刘体纯还是压不住心中的恨意,命令炮兵对黑暗中的明军不停轰击,炮管轰得发热变形,马上命令换过炮管再发射。

明军至多还有五六千人,分布在近十万平米的地带,这种炮击的效果实在是有限,但对明军士气影响无疑是致命的,谁也不知道炮弹什么时候就偏偏落在自己头上。

黄得功组织过两次反击,无奈明军只要一走出火把的阴影,唐军密聚的子弹就扫了过来,就是稍有一点动静,都能惹起唐军的反击。

杨嗣昌在其他地方冲击了几次,还没有靠近壕沟,就被坝上的唐军狠狠打了回去,杨嗣昌也无可奈何,只能静等天明,重新在明军控制的这段壕沟上架起桥梁。

这一夜,唐军和明军谁也没有睡,刘体纯又从另外两边的防守阵地连夜抽调了五千名唐军,加强高邑的力量,从元氏赶来的唐军连夜走了八十多里路,所幸唐军都有马匹代步,晚上虽然跑不快,人却不会太劳累。

天色稍为露出一点曙光,明军就架好了桥梁,先让马匹小心翼翼的过去,明军现在还剩下二千来匹战马,步兵是绝通不过唐军的火枪阵地,能不能冲出生天,只能看这二千骑兵能不能打开缺口。

待到明军的骑兵过了一半左右,天色已经大亮,双方已完全可以看清对方,唐军前面的步兵已消失不见,换上的是清一色的骑兵,上万名黑衣黑甲的骑兵,高举闪亮的马刀,就象是黑夜放出来的魔鬼,看到这一幕的明军士气低落无比。

刘体纯亲自带队,明军以为唐军还会以步兵组成的火枪队拦阻他们,刘体纯偏偏放弃了用火枪的打算,见天色发亮,刘体纯高举长刀:“冲!”

后面的一万名骑兵紧跟身后,四万只铁蹄撤开了腿,整个地面都仿佛在颤抖,人还没到,那股冲天的杀气已将昨晚在炮声中煎熬了一夜的明军吓破胆,唐军一启动,许多明军转身就跑,他们昨夜的勇气已在唐军的炮声中彻底用光,再也没有胆量面对唐军骑兵的冲击。

黄得功大怒,他挥舞大刀,连杀了四五个溃兵,依旧止不住明军的败逃,只是身后是壕沟,唯一的桥梁被正在过桥的骑兵挡住,他们也没办法过去,许多急了的士兵没头没脑的直接往壕沟里跳,从坝上到沟底,至少也有十米,许多人当场摔死,没死的也只剩下一口气。

更多的人跪在地上,高举双手投降,只是抱着一腔怒火的唐军理也没理,手中的马刀毫不迟疑的将跪在地上的明军砍倒,已过桥的明军骑兵慌忙迎战,只是他们挤在狭窄的地方,战马根本没有办法跑动,只得等着唐军的骑兵冲进来。

见逃不了的明军终于开始反抗,不过,他们的反抗注定是徒劳的,步兵和骑兵的差距太大,一旦让骑兵冲进队列,步兵只能任由骑兵宰杀。

黄得功的身边倒了五六名唐军骑兵的尸体,他手中重达五十多斤的大砍刀,对唐军骑兵也是敢硬憾,连杀五六名唐军,黄得功的双臂也是又酸又麻,这是第七名唐军,“铛”的一声,黄得功架住了这名唐军的马刀,不过,他却没有力气象前面一样反手杀掉这名唐军。

“登,登,登。”黄得功连退了四五步,才止住了脚步,刚才砍他一刀的唐军已冲到了前面,这是第八名唐军的马刀,黄得功终于撑不住了,第九名唐军又举起了马刀向他冲来,黄得功勉强提聚了力气,向前挡去。

一股大力涌来,黄得功的大刀脱手而飞,那名唐军的马刀顺势而下,切向了黄得功的脖子,黄得功的头颅高高飞起,他闪过最后一个念头:“终于解脱了。”

杀了黄得功的那名唐军继续前进,他没有看到黄得功在前面杀了六名唐军的威势,丝毫不知道大明的一个总兵死在他手里。

追杀完明军的步卒,唐军的骑兵却没有冲进明军骑兵的队列,反而向两边分去,杨卓然大喜,指挥骑兵跑了起来,很快明军就冲出了数百米,前面没有一名唐军拦路。

杨卓然心中顿时矛盾起来,眼看就可以逃出生天,可是后面的步兵怎么办,若是返回去,肯定会陷入唐军的围攻中,他心中转过无数念头,对杨嗣昌的忠诚还是占了上风,拨转马头:“弟兄们,咱们回去救督帅。

可是其他的明军却没有他这么高的觉悟,二千多骑兵,只有廖廖数十骑跟着他回转,其他的人依旧马不停蹄的向前奔去。

放过了这股明军的骑兵,唐军将桥梁重新占领,剩下的明军正在进退两难时,身后又传来了喊杀声,元氏县的唐军已放弃了壕沟的驻守,骑着战马烟尘滚滚的杀来。

杨嗣昌见身后来了唐军,已是走投无路,他拨出长剑,横剑自尽,其他明军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自总兵郑崇俭以下全部投降。

冲出去的二千骑兵自以为能逃出了生天,实际上他们跑不了多远就人困马泛,被唐军轻易追上,只能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