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宝鸡(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729 字 2019-10-04

两人倒也没嫌官小,唐军有正式的官衔,官服,还有比官军高数倍的俸禄,待遇比官军还要好得多,这比他们随便给自己封的封号强多了,穿上了官服,他们自己都觉得神气无比,心中顿时有了底气,从此再也不是流寇。

随着唐军的编置完善起来,李鸿基已不必事毕躬亲,象攻打甘肃之事,也不用他亲自出马,这次他特于让马维兴负责,就是要培养马维兴独挡一面的本领,以后要定鼎中原,自然少不了独挡一面的大将。

此时马维兴还在往宝鸡的路上,他这次带来了三个正规军,加上高一功的人马和后来增援过去的部队,已有五万大军,和官军的人数相差不大,但唐军的武器比官军优势太多,这一仗根本没有太大的悬念。马维兴想得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此次攻打甘肃,李鸿基明确表示不带队后,所有的将军都盯着主帅的位置,马维兴自从攻下西安以来,一直没有打过仗,此次能抢到这个机会也得意无比。

三万大军加上三万民夫总共六万人马,将整个通往宝鸡的官道挤了个严严实实,闯军的火器部队虽然好用,但补给太大,一个人需要两个民夫跟随,所以,直到现在,唐军的正规军火器普及率只有四成,当然需要各兵种相互配合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却还是后鄞问题限制了唐军使用全火器部队。

目前唐军在陕西各县基本上都修好了水泥路,各种物质输送速度大大加快,但以后到了江南就没这个便利了,所以尽管在陕西唐军的补给不成问题,出动的部队还是以火器和冷兵器四六比进行配合。

看到唐军的火炮在水泥路上被马拉着跑得飞快,想起当初刚出商洛山时,到西安的一百多里路,火炮足足运了五六天才到,马维兴对李鸿基的敬仰又加了一层。

此次随军的军师是宋献策,马维兴对宋献策倒还尊敬,骑马来到他身边道:“军师,你看甘肃该如何攻打才行。”

宋献策道:“我军优势远大于官军,将军不会担心失败吧。”

马维兴笑道:“军师说笑了,我只是想问问军师,有没有快速可以拿下甘肃的办法?”

宋献策沉吟了一下道:“甘肃足有千里之遥,若要一座座城攻下去,将军就是半年也未必能将甘肃全部拿下来,唯有一计若成,可以快速拿下甘肃。”

马维兴忙问:“何计?”

宋献策摇了摇头,道:“到了宝鸡再告诉将军也不迟。”

马维兴听说有计策可以快速拿下甘肃,哪里等得及,忙道:“军师莫要钓人胃口,还是快说的好,不能接下来数天,我都要睡不着了。”

宋献策一本正经的道:“非我故意要买关子,引得将军心急,实在是还没有到地头,我也不知此法能不能成,现在说出来只是徒乱人心意。”

马维兴急得抓耳挠腮,道:“军师,你不说出来更乱人心意。”

宋献策只是不语,无论马维兴怎么求都不说,马维兴垂头丧气,又心有不甘,但毫无办法,这时,前面来报:“将军,前面就是宝鸡的扶凤县城了,前军请示,是否今夜在此宿营。”

马维兴看了一下天色,已是不早了,道:“传令下去,到扶凤县城宿营。”突然又向传令兵问道:“你说什么,扶凤县是属于宝鸡。”

传令兵肯定的点头,马上下去传令,众人听到前面就可以宿营,欢呼起来,马维兴微笑着说:“军师,你听到了吧,这里已是宝鸡下面的县城了,你说到了宝鸡就告诉我,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说了吧。”

宋献策没想到让马维兴钻了一个空子,只好道:“我说到宝鸡是指到宝鸡城,又不是宝鸡的地界,这里不算。”

马维兴得意洋洋:“军师,只能怪你刚才没说清楚,你若还不肯告诉我,我必定到全军宣扬军师说话不算数,看你还有什么面子,”

宋献策无奈道:“好吧,我现在就告诉你,不过,这个想法还不成熟,到了宝鸡才能确定行不行?”

马维兴已竖起耳朵,忙催他道:“不管行不行,你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