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1 / 2)

 沉甸甸的银元,这</p>

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p>

我一直在想,如果运敦煌宝物的车队被拦下来,又将怎样当时确有一</p>

批敦煌文献运京,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p>

就取走一把,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p>

有时我真想狠心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样说毕竟不舒心。</p>

我只有恨</p>

风雨天一阁</p>

我是书生,又是宁波人,却一直无缘去宁波的天一阁藏书楼。终于我盼</p>

到了登楼读书的一天,天还下起了大雨,我不得不赤足趟水而过,我觉得这</p>

是天一阁为我举行的狞厉的入见仪式。</p>

天一阁不只是一个藏书楼,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p>

文化奇迹。从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以来,中国的文明就需要好好继承和保</p>

护,一座藏书楼就如同文明的守护神。真正能够肩负起藏书使命的人要符合</p>

很苛刻的条件:他必须长期作官,有经济实力去购书;官又最好四处调迁,</p>

这样可以在各地收集散落的版本;还必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各种书籍的</p>

价值有迅捷的敏感;还要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楼设计到各种防护措施,</p>

要有超越时间的规划能力。在明朝,出了一个藏书家,他就是范钦,他建成</p>

了中国自明至今,岿然独存的藏书楼。</p>

范钦临死的时候,把财产一分为二,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p>

大儿子毫不犹豫选择了书。为了使书籍可以代代相传,范家制定了严格的管</p>

理措施,只有经过每代子孙的全体同意才能允许进楼看书。有位酷爱诗书的</p>

女子为了进楼看书,嫁给了范家,但是等待了一生也没有被许可,最后郁郁</p>

而终。</p>

清朝的大学者黄宗羲想要登楼看书。消息传到范家,引起了震动。按理</p>

说,黄宗羲与范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是不允许上楼的。然而,出乎意料的</p>

是,范家各房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看书。这体现了范家的文化品格,他</p>

们不光是狭隘的藏书家,而且毕竟知道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黄宗羲在天一</p>

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阁藏书记</p>

留世。</p>

从此以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这条规矩是</p>

非常严格的,在此后200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也只有10余名。</p>

乾隆决定编撰四库全书,天一阁进呈珍贵古籍6万余种。到了近代,</p>

天一阁遭受了偷窃的厄运。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有些书商把天一阁</p>

藏本卖给外国人,急忙拨巨资抢救,把这部分书保存在“涵芬楼”里,后来,</p>

焚烧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p>

我登楼读书,心情沉重又宁静。我翻阅了一部登科录,一部上海志,深</p>

深感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孤本,中国历史的许多重要侧面将无迹可寻。</p>

上海人</p>

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全国离不开上海人,</p>

又都讨厌上海人。各地文化科研部门往往缺不了上海人,上海的轻工业产品</p>

用起来不错,为国家上缴的资金也极为可观。可是交朋友千万不要找上海人,</p>

他们出手不大方,又好算计。上海人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尴尬。剖视上海</p>

人的尴尬,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沉重课题。</p>

明代徐光启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他进了翰林院,本来可以安</p>

心做个京官,可他却老是找在北京的利马窦,探讨的话题远远超过宗教、天</p>

文、立法、数学、兵器、军事、经济、水利,无所不及。后来他和利马窦一</p>

起翻译出几何原本。这个上海人还长于处事,官作到了礼部侍郎,正儿</p>

八经宣传天主教。他的思想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他的16代孙子的外孙女便</p>

是后来名震中国现代史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p>

上海侧脸向东,面对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背后是一条横贯九域的万里</p>

长江。在开放的世界面前,上海具有俯瞰广远,吞吐万汇的胸襟。做为徐光</p>

启的后人,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从19世纪起就具有了一定的吸收和容纳的</p>

能力。</p>

上海文明的最大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由于为</p>

了争取自己的自由,所以在一起居住的上海人常常要拌嘴。因此,上海人的</p>

宽容并不表现于谦让,而是表现于“各管各”。下层社会中也喜欢议论别人,</p>

但他们知道,“管闲事”是被广泛厌弃的一种弊病。上海人很难在心底服从</p>

一个号令,崇拜一个权威。</p>

上海文明的又一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他们会为选择一</p>

条省钱的路线而花费许多时间。如果这是发生在车上,车上旁边的人会脱口</p>

告诉你一条更省俭的路线。</p>

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p>

求。今天,不管是哪一个阶层,上海人对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国留学。上海</p>

人景仰文化,即使在文革动乱中,“文革”前最后一批大学毕业生始终是视</p>

点集中的求婚对象。</p>

续写上海新历史,关键在于重塑新的上海人。这关键是人格结构的调整。</p>

上海人的丑陋性,大多失去了人格的浩大走向,智慧也变成了手上的一种私</p>

人玩物。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只有雄词滔滔,找不到生命的激情;</p>

文化程度低的,常堕于刻薄和戏谑。这个城市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p>

荡的勃发。上海人的人格走向应该是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它</p>

的依凭点是大海、世界、未来。这种人格结构的群体性体现,在中国哪座城</p>

市都还没有出现过。</p>

精彩篇章推荐</p>

1.道士塔通过追记了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p>

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p>

2.风雨天一阁讲述了一个藏书楼漫长而动人的历史。</p>

3.上海人作者睿智而深刻地分析了上海人的人格结构,指出了</p>

他们的优缺点,充满了对都市文化的反思。</p>

4.寂寞天柱山天柱山是古往今来的大文人、墨客想终生归隐山</p>

林的所在,它的魅力在哪里呢余秋雨以灵动的笔端展示了他的思考。</p>

5.西湖梦作者选取了几个座落在西湖边上的著名历史遗迹来透</p>

视知识分子的人格,赞美了苏小小的生命意志。</p>

6.笔墨祭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者从这里出发,发</p>

掘书法和中国传统人格的形成的关系。</p>

精彩语言辑录</p>

废墟有一种形式的美,把拔离大地的美变成依附大地的美没有废</p>

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p>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p>

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p>

张岱的劳作,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在缓慢</p>

的航行进程中,细细品尝着已逝的陈迹,哪怕是一些琐碎的知识。不惜</p>

为千百年前的细枝末节挣得脸红耳赤,反正有的是时间。中国文化的进</p>

程,正像这夜航船。</p>

荷马史诗</p>

作者:古希腊荷马</p>

成书时间: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形成演唱本史诗形式;公元前6</p>

世纪成为文学定本;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整理成今本。</p>

类别:史诗</p>

版本推荐:伊利亚特傅东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p>

奥德修记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