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2 / 2)

孝子承父之命,以承志为先,承言为后。</p>

皇帝山庄真避署,百姓仍在热河中。</p>

胡雪岩全传</p>

作者:高阳</p>

成书时间:1960年</p>

类别:历史小说</p>

版本推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版</p>

书海领航</p>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p>

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钱庄里的“扫地、倒溺壶”的“学生子”一跃成为“官</p>

居二品、头戴红顶、身穿黄马褂、拥资数千万两白银”的一代巨贾。军机大</p>

臣左宗棠在向朝廷的妻章中称他为“商贾奇男子”,他是晚清唯一戴红顶子</p>

的商人。</p>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企业家,胡雪岩有着他过人的商业谋略。他十分注</p>

重“势”在自己商业经营中的地位,他在商不言商,而是花费很大精力去作</p>

势。他一生的商业活动就是从构筑官场势力开始的。他通过资助王有龄、黄</p>

宗汉、何桂清、左宗棠这些地方官吏和朝廷重臣,通过为他们出谋献策,出</p>

资出力,把他们的功名利益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一种“一日</p>

不可无雪岩”的效果。浙江巡抚王有龄,两江总督何桂清的升迁享乐离不开</p>

雪岩;封疆重臣左宗棠建立西北征伐的大业也离不开胡雪岩。特别是左宗棠</p>

的器重与信任,使胡雪岩在官场的势力做到了极点,左宗棠金戈铁马在西北</p>

战场上转战征伐,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胡雪岩在上海为他转运输将,购</p>

置弹药筹借洋款,拔饷运粮,经常是一夜间就获利巨万,他所拥有的财富也</p>

很快由白银数十万转而数百万进而数千万。</p>

胡雪岩长袖善舞,层层投靠,左右逢源的手段常常使人看得目瞪口呆。</p>

清朝末年,帮会势力十分强大,对官府形成极大威胁,胡雪岩通过结交帮会</p>

首领,给他们提供固定的运送官饷和官方物资的机会,很快在江湖上拥有了</p>

自己的势力。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如果没有漕帮的保护,他为左宗棠提</p>

供的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军饷供给是根本无法送到前线的。</p>

胡雪岩生逢清末社会大变乱的时期,他善于适应乱世,把握方向,发现</p>

成功与发财之道。在当时社会封闭、妄自尊大的社会圈中,他能够出于商业</p>

利益的需要较早地和洋人做生意。他利用亦官亦商的身份,为左宗棠购买洋</p>

枪、洋炮,筹办洋务,并向洋人筹借巨款开我国外债先河,形成了他在上海</p>

的买办垄断地位。</p>

在胡雪岩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一个商业企业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p>

用。明明是无可救药的赌徒,胡雪岩却成功地利用他善于应酬的技巧,为自</p>

己赢得了事业上最重要的伙伴并成为该生意的得力助手;明明是落魄潦倒的</p>

文人,胡雪岩却能够把他充分调动起来,尽自己所长,平地方变乱保一方平</p>

安,还结拜为兄弟。官场和江湖势不两立,洋人和官府存有间隙,而胡雪岩</p>

却能够巧妙地周旋于他们中间,和他们携起手来做生意。这种作为,一般人</p>

想不到,更做不到。而胡雪岩却想到了也做到了,这就是他令人赞叹,令人</p>

称奇的地方。</p>

胡雪岩全传是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书</p>

中叙述了胡雪岩一生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

的广阔历史背景下,胡雪岩由商而官,亦官亦商,暴起暴落的历史画面。该</p>

书问世后,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中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影响,许多外国读者</p>

对此书也产生了兴趣,他们不懂中文就请中国朋友讲给他们听,目的是想从</p>

胡雪岩全传中学习经商的技巧。</p>

内容梗概</p>

胡雪岩全传分为平步青云、红顶商人和灯火楼台三部</p>

曲。其中灯火楼台又分为:灯火楼台、萧瑟洋场、烟消云散</p>

三个部分。</p>

胡雪岩全传第一部平步青云以大量的篇幅介绍胡雪岩从资助王</p>

有龄开始,到成为操纵杭州商业,为外人佩服的商业巨贾的经历。胡雪岩自</p>

幼父死家贫,很小的时候就在钱庄里学徒,从“扫地、倒溺壶”开始,被称</p>

为“学生子”。由于他绝顶聪明,能言善辩,出手大方,人缘极好。因此,</p>

在师满以后便成为钱庄一名得力的伙计,被东家派出去收账。在一次偶然的</p>

机会,他结识了落拓潦倒的王有龄,他料定王有龄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便</p>

将一笔钱庄已经认定是收不回来的账,收回借给了王有龄,助他进北京去求</p>

取功名。王有龄因此有了官做,而胡雪岩却因此失去了工作,他不肯连累老</p>

朋友,甘愿去吃“门板饭”。王有龄深感胡雪岩的恩德,二人结为生死兄弟。</p>

胡雪岩还以他的聪明才智,为新上任的王有龄设计了“以商米代垫漕米,确</p>

保浙粮京运”的计策。因为在王有龄赴任之前,就已经有一位二品大员因耽</p>

误了漕米而自杀。胡雪岩亲赴上海,结交漕帮首领,顺利完成了任务,使王</p>

有龄官声大振,很快升为湖州知府。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官场的势力,开设</p>

了自己的钱庄,并以白银铺道,打通了抚台、藩台、粮台及手下的所有关系。</p>

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他经手的款数已达50多万两白银。在这期间,他与漕</p>

帮首领合作,开始做丝生意,他利用资金上的优势,联络各地大丝商,大量</p>

收购蚕丝屯集,胡雪岩本人占有整个丝业股份的70以上,他垄断了上海的</p>

丝业,形成了与洋人抗衡的局面,这种局面持续了20年之久。胡雪岩还结交</p>

洋买办古应春做军火生意,经营洋枪洋炮及先进的机械设备。经过几年的努</p>

力,胡雪岩在江浙上海形成了自己的商业规模,阜康钱庄的规模居南方各省</p>

之首,典当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为29家,胡雪岩还在杭州开了一座能与北京同</p>

仁堂药店相媲美的“胡庆余堂”药店。至此,胡雪岩从一名钱庄学徒终于成</p>

为操纵浙江经济为外人佩服的巨商。</p>

胡雪岩全传第二部红顶商人主要讲述了太平军李秀成围困杭州</p>

城,胡雪岩受王有龄之托到上海办米,粮食运到城下却运不进城内。王有龄</p>

自杀殉节,胡雪岩带着随船运来的1万石大米投靠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杭州。</p>

胡雪岩为其出谋划策,并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安抚百姓。为稳定战后社会局</p>

势,恢复地方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此,胡雪岩受到了左宗棠的器重与信</p>

任,达到了无事不与他商议的程度。特别是在左宗棠西征期间,在长达10</p>

多年的时间里,胡雪岩为左宗棠筹备军粮、军饷,采办西洋武器,从不让前</p>

线短缺。为了保证前线的军饷,他多次在协饷迟到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资金代</p>

垫送往前线。当时湘军、淮军都曾多次发生索饷哗变而唯独西征军却从不闹</p>

饷。胡雪岩还通过“胡庆余堂”药店向西征部队捐赠日常所需药品。可以说,</p>

没有胡雪岩,左宗棠的西征也不能取得辉煌的胜利。左宗棠会同陕西巡抚联</p>

合上奏朝廷“历数了胡雪岩的九大功绩,并请朝廷破格奖励道员胡光墉”。</p>

朝廷下谕赏胡雪岩二品官衔,顶戴红珊瑚,赐穿黄马褂,可在紫禁城骑马,</p>

成为晚清唯一戴红顶子的商人。就连胡雪岩的母亲胡老太太也得到了正一品</p>

的封典。官居二品的浙江巡抚到了胡家也要在大门外下轿。至此,胡雪岩的</p>

事业到达了顶峰。</p>

胡雪岩全传第三部灯火楼台、萧瑟洋场和烟消云散描</p>

写了胡雪岩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其亦官亦商的特殊身份,活动于官场和商</p>

场,并利用他在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关系筹巨资支持左宗棠。由于精细的买办</p>

和超人的经商智慧,胡雪岩常常在一夜之间获利巨万,被人称为“财神”。</p>

随着事业上的发达,在生活上他开始腐化起来。大兴土木,营造庭院,娶姬</p>

纳妾,生活**。然而,树大招风,胡雪岩终于在他事业</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