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世间输送个人才(2 / 2)

“是,师兄。”乌云仙欢喜地站起来,看着黄龙满满崇敬,师兄果然高明。

“你这些想法是从何而来?”黄龙问道。

“从老师所传而得,老师博爱众生,弟子自当弘扬其道,只论品行,不问出身。只是……”说到这里,乌云仙言语转为传音道,“我觉得老师管理的太过松散,规矩全无,所以我认为博爱众生,也不可没有规矩,不问出身,更需要严苛规矩,所以加以规矩。”

黄龙微微颔首,这就说的通了。

墨家和截教最大的差别,就是规矩。

都说爱,但是截教的规矩约等于没有规矩。

而墨家的规矩,却严格的很。

比方说墨家钜子腹有子杀人,秦惠王念钜子唯有一子,所以免其刑罚,然而腹觉得不行,这是违反了墨家的律法,就算你秦王赦免了,可是我墨家不能赦免,杀!

最严于律己的组织。

被庄子直接评价为“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几乎就是苦行僧的修行方式。

说起来,多宝去了西方之后,西方也有了苦行僧。

话说是截教太逍遥了,让这两位不满意吗?

“你之道,我有些许想法,姑且一论,至于对错,需要你自己验证。”黄龙说着话,将自己脑子里不多的有关墨家学说整理一二论述出来。

乌云仙听着黄龙论述,面上不禁露出狂喜之色,修道路上诸多迷茫豁然开朗,就是这些。

听到最后,几乎兴奋的要手舞足蹈起来。

许久之后,乌云仙朝黄龙一拜道:“师兄传道之恩,乌云铭感五内,永不相忘。”

“起来吧,你我兄弟之间,不用这么客套。而且我也不过是口头说说,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你去实践。大道之行,始于足下,唯有实践,才能走出你的大道。不过你此道,极艰难,你能践行吗?”黄龙说到最后,不无担忧道。

墨家的道,很理想,也就意味着实践很难,但墨家一度成为可以与儒家并列的显学,其中关键就是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他真的是一个圣人。

他能践行自己的圣人标准!

墨家蓬勃发展,也就是墨子人格魅力大。

就算是能把专搞辩论的名家惠子都辩赢的庄子,面对墨子,都得服气,说上一句“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控卫在此》</a>

你是圣人,你厉害,你能做得到,但是别人不行。

而说实话,黄龙也确实有点怀疑乌云仙行不行。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我愿一试。”乌云仙神色坚定道。

既已见道,如何不去?

“那去吧,游历洪荒山河,完善你的道。可以以西方为实验,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损失的也是西方。若有迷茫,去人族走走,那里或许能给你不一样的启发。”黄龙道。

“谢师兄。”乌云仙叩首,转身离去。

黄龙看着乌云仙离去背影,若有所思。

这是又为咱大人族输送了个人才啊。

墨家。

如果真能发展起来的话,能大大提升人族现有实力。

说起来,诸子百家虽然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但是那些精英,应该有不少都是这个时期就活跃的仙神,倒是可以稍微留意一下。

还有西方建设的规划,提前在西方安排,人族内部调整、人巫两族关系调整……

想了许多,然后又想到一个关键问题,自己貌似只有想法,实操经验不多,这些建议适合现在的洪荒人族吗?

会不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稍稍思虑一阵,黄龙果断地作出决定——不做决定!

让伏羲判断。

一个个好好的洪荒智者工具人,不对,是洪荒智者大老不用,自己想什么呢?

随手取出一块玉简,然后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记载在上面,然后随手一丢,丢给大鹏道:“送到伏羲兄长去,就说是我的一些建议。”

还是让伏羲兄长来确定这些事,人家天皇人王,做这个最专业。

自己嘛,一个还在面壁受罚的劳改犯,想这些干什么?

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得尊重面壁。

想到这里,黄龙慢条斯理地再甩出鱼竿,静静垂钓,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