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节 远征舰队出发(2 / 2)

科塔娜的移动要塞并不是根据现实世界的星图移动的,那只是方向,每次跳出超空间都要重新核对星图,加上时间轴计算相对位置。这是很复杂的工程,如果没有星际人族的光脑和生化世界的人工智能辅助,科塔娜就算是仿生人也算不出这么复杂的天文数据。</p>

采用中子星定位也可以,但是前提是中子星之间的距离没有被破坏,理论上超空间不消化时间,在超空间跳出后用中子星定位会很方便。实际上超空间跳出后,找到对应的定位中子星就会消耗海量的计算力。每次完成超空间跳跃就等于是进入了未知的星域,星图全部变的与之前不同。只有经过海量的计算算出具体移动的距离,在反推光移动消耗的时间,还得去掉相应的干扰引力源。最后才能确认星图的变化时间,将这个时间用之前已知的星图进行逆向运行才能对比出此时的位置,这种计算量本身就是高级文明的代表。</p>

护卫舰是挂在补给舰上一起移动的,补给上没有问题,利维坦级驱逐舰反而是我舰队中最小的移动单位。好在它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远航,即使改变了很多机构,大量的物资仓库还是保留了下来。</p>

我命令舰队出发本身就是为了现实世界免受灾难,本来我以为用移动要塞击碎陨石就完事了。意外的发现了未知的入侵文明,这就使得我不得不全力应付。</p>

不管结果怎么样,我能做的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好了,没什么可遗憾的就行。对我来说这次可以算是银河系保卫战了,毕竟我是土生土长的银河人,对抗的是未知的外来种族,这么说并不过分。</p>

远征的舰队几乎瞬间就出现在了第一个信标的位置,出现在了霍格天体的星系外围。这里时分空旷,信标根据霍格天体的转速而旋转,舰队需要重新确认出发的方向才能继续进入超空间。</p>

本来从星域内部是出不来的,但是我有星图,整个星域边界是不可能都放满阻尼器的,就好像边境地区的雷场一样,总会留下一些通道进出,我的远征舰队就是通过的我预留的领地上方预留的通道离开的河系内部。</p>

第一次跳跃出超空间的时候,距离出发位置不远,星图是很容易进行确认的。对比之前科塔娜的移动要塞留下的星图记录后,很快就能确认银河系的大致方向。舰队按照确认的方向开始了超空间移动就行,不过在这之前,会进行一些准备工作。</p>

远征舰队每次进入超空间之前都需要有小肥猪提前通过超空间设立信标。只有确认安全后,远征舰队才会进入超空间,此时第一架侦察用的小肥猪已经出发了,下一秒,小肥猪带去的信标就传来消息,确认了目标地点安全,可以完成超空间跳越。</p>

一次超空间移动就是2000光年的距离,好在确认只需要一秒中,移动也只需要一秒中,这个距离是计算后的结果,利维坦的护盾只能支持它在超空间内移动2000光年。</p>

离开霍格天体的移动要塞时间就不再跟新世界相同了,离开河系范围后,不再跟河系是整体,质量速度都减低,时间就开始改变,科塔娜的移动要塞在宇宙中的时间过的更快,新世界的1天,河系之间会是几个月,银河系的时间就是几年。</p>

之前移动要塞每次移动的距离也不远,都是几千光年,星图上变化不大。只有几千年的差距,演算起来比较容易。这并还不是最麻烦的事情,当时科塔娜的移动要塞是误闯入巨引源的。移动要塞的体积和护盾能量都较高还有机会出来。舰队要是进去能不能出来就不确定了,而巨引源是无法观测的,它比黑洞还要危险。所有的星系光线在它表面的大量引力子影响下会呈现诡异的扭曲。</p>

这些扭曲的光线甚至会将它背面的图像完整的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它不是看不见,而是完成了光学隐身。对于只能通过光学观察来计算星图远征舰队来说,这几乎是致命的问题。想要离开巨引源的影响范围2000光年可不够,因此远征舰队需要对着移动要塞修正过的星图前进,如果出现偏差需要马上纠正。</p>

科塔娜的计算星图中,航道是在巨引源走过的位置,如果不按照星图移动不是要走更远的距离就是要进入巨引源内部,这种情况下,远征舰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计算星图。</p>

好在宇宙的河系之间时间过的很快,远征舰队有足够的时间计算航行,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远征舰队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如果出现问题,时间多久就不知道了。</p>

我次时在科塔娜的移动要塞上,这边不断的有小肥猪去建立信标。表面主体是黑曜石的小肥猪就是直面阳光都不会反射一点光线,在加上极小的体积,在宇宙尺度下几乎是微生物的存在,使用羽落术的它们几乎如同宇宙尘埃一样无法被人发现。</p>

如果远征舰队没有及时到达,我也会用科塔娜的移动要塞来完成对陨石的拦截。至于可能会出现的大量敌对舰队,那就只能先拖着了,拖到我的远征舰队到达为止。</p>

到时候这些未知文明是按照我想法追逐我的移动要塞,还是不管不顾的摧毁现实世界就只有它们自己知道了。我现在只能希望的远征舰队不要出现意外准时到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