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1 / 2)

 教育的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充满思想、情感和兴趣的很特殊的、独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里有一个校长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个别工作的无限宽广的场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欢乐和痛苦。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p>

不过要补充说明一点:这里谈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所指的那种科学研究工作。一个教师可能在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但他并不从事那种从研究事实中引出科学结论的意义上所说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这里说的是在我们的工作中由于其性质本身而有必要进行的那种创造性研究。这种研究能丰富教师集体的精神生活。在我们学校里,10多年来,每一位教师都在研究教学和教育过程的某一问题。研究的题目举例如下:男女青年道德理想的形成;学习新教材时的思维过程的积极化;美育和智育;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一年级学生善、恶观念的形成,等等。</p>

读者可能要问:是否每一个教师集体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呢是否可以向教师们提出这样的目标,即在教学和教育间的相互联系,就必须善于分析事实的本质。</p>

教育现象这是上述三种因素的合乎逻辑的共同体和统一体。教师的劳动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创造性的过程,而教师本人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积极作用于学生个性的力量,就是他不仅确认一切正在发生的事,而且他本身要去积极地影响教育现象,去创造教育现象。教师在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去创造教育现象,这正是创造性研究的最重要的因素预见性之所在。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地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他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而如果教师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就会变成枯燥的事情。教育经验的实质,也就在于教师每一年都要有些新的发现,而在这种发现新事物的志向中,也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力。</p>

低年级女教师h.维尔霍汶尼娜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已经10多年了。她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在区和州的讲习班上做过几个报告,后来这些报告被发表在学术性的刊物上但发表从来不是主要目的。在刚开始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她和其他的教师相比,并不显得有什么特殊的根底。实际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使她非常关心即儿童的学前训练和家庭里的智育、德育问题。有些孩子在入学的时候眼界非常狭窄,语言极其贫乏,这给教师带来了不少苦恼。但是这些事实的原因何在,回答这个问题却并不那么容易。我建议这位女教师:研究一些事实,分析一下儿童在入学时具备的概念、表象的范围,研究一下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时,也要仔细地观察家庭的精神生活情况,了解儿童在他的有意识的生活中迈出最初几步时所处的智力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环境。</p>

初步地研究、观察和对比事实,进行了好几个月。女教师把每一个儿童的智力发展状况跟其父母的兴趣、文化修养和知识眼界做了对比。当观察进行到第一学年末的时候,这位女教师已经得出了儿童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家庭的文化修养的结论。这些结论说明,必须及早地关心儿童的入学前的训练。女教师找那些有孩子在下一年将要入学的家长们谈话。谈话的内容涉及如何丰富家庭的精神生活,来扩大儿童的表象、概念、兴趣的范围。家长们接受了女教师关于建立家庭藏书、让学前儿童阅读儿童读物的建议。在新生入学前的好几个月里,女教师就把自己未来的学生召集到学校里来活动,并且带领他们到田野里去、到河边去。这是一项有趣的、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意义就在于扩大了儿童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积极词汇,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女教师维尔霍汶尼娜把自己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概括成一篇文章,在共和国的一份杂志上发表了。</p>

现在这位女教师正在研究思维过程迟缓的儿童。她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研究和分析事实,学会了把本质的东西跟次要的东西区分开来。她从学生的学习劳动中看到一种教育现象,它的根源不仅在于生活给予了学校什么,而且在于教育者付出的积极的劳动。经过研究和分析事实,为女教师进行思考、做出结论和概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这是一项真正的创造性研究,它是每一个愿意思考的教师都能做到的。</p>

创造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看到了、研究了以前没有被人注意到的教育过程的某一个方面。创造性研究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教师就不会再把教育工作看成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是把完全一样的讲解、巩固等等做枯燥乏味的表演了。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缺乏热情学校生活中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就是因为那里的教师没有看出教育现象的生机蓬勃的生命力,没有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p>

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p>

从我参加教育工作的最初时刻起,就有一个解不开的谜始终折磨着我:究竟那些在发展上落后于正常情况的儿童是怎么一回事究竟这种不幸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遗传决定的,而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儿童在最幼小的时候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当我,教师,在教室里用尽全力想唤起他们的**思考的那些时刻里,这些儿童的思考器官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变化</p>

每一年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进入我们学校。你拿10个词让他识记,即使经过多次重复,他记住的也超不过3、4个。在普通教育学校里教这些孩子可真是一件苦事:通常他们很费劲地学习一点阅读和写字,但是再也前进不得了,他们对自己遇到的挫折深感痛苦,而到最后还是被“淘汰”了。</p>

可以说,这些儿童是处于智力落后的边缘上。心理学家们把他们称作“发展暂时受阻的儿童”,并且建议送他们进特殊学校去学习。但我坚决认为:应当在普通学校里对这些儿童进行教学和教育,因为有一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这是拯救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p>

我在课堂上研究过落后儿童的脑力劳动情况,并且同时对天赋好的儿童进行观察。毫无疑问,儿童劳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但是,能不能做出结论说首先训练记忆,然后发展智力呢能不能说记忆是条件,而脑的完善的机能性活动是结果呢换句话说,能不能先用某种急进的手段来改善记忆,并以此来对智力的发展施以影响呢</p>

我密切注视着苏联和国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力求在保持一定的审慎态度的条件下,在对儿童的实际工作中检验学者们的结论和设想。顺便提一下,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德格列奇跟苏联科学院院士阿诺辛在文学报上进行的争论,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动因。</p>

格列奇教授说,现在已经有一些化学手段,能够大大改善动物的记忆和提高它们解“迷宫题”的能力。对人来说,这就意味着,在今后10年内,借助化学疗法,将有可能使智力落后的人恢复正常生活。据这位教授的意见,把这一发现用于实践,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大好的社会后果,但是对于这些手段本身的效果,他却是深信不疑的。而阿诺辛院士则认为,最好不要去寻找急进的方法来改善人的记忆,而是用自然的方式去使它得到发展。</p>

我作为一个跟教育实践关系密切的人,对于这场争论特别关心。</p>

生活随时随地告诉我们,能力差的学生,并不单纯就是记忆力降低的儿童。这些儿童的思维处于一种受抑制的、静止不动的、“僵化的”状态之中。也有过这样的时候:我尝试用直接对记忆施加影响的办法来改善他们的思维能力。但是这些尝试都完全归于失败了。强迫儿童背诵,然后要他把背过的东西再现出来,用这种办法“锻炼”记忆力是不行的,这对于儿童是有害的:他的神经系统和整个机体极度疲劳,而记忆只有变得更坏,因为这样做破坏了记忆跟“脑内发生的许多过程的一个很大系统”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和谐。现在,我引用阿诺辛的这句话,才比较确切地把多年来使我苦苦求解的那个思想表达出来了。</p>

用心理学的手段来影响记忆的尝试归于失败之后,我又想用其他方法来刺激记忆。曾有一个时期,关于药理学的想法简直使我一点不得安宁。乌克兰的民间医学是几百年间形成,并且被一代一代地悉心保留下来的,它拥有一些能治病的方法:有些方法能使人的记忆更敏锐,有些方法能把人的回忆给“擦掉”和“平息”下去。我在老鼠、海豚、麻雀和我自己身上检验这些方法。结果总是令人惊异的:在动物身上,常常能成倍地加快掌握反射的速度。然而用这些刺激性的手段在我身上试验的结果表明:它们可以使识记过程大大加速,但是在这种轻松的脑力劳动毕竟这是很奇特的、异乎寻常的现象过后几小时,又会出现那种受抑制、头脑麻木的状态。譬如,你正当30至35岁之间的年龄,你会突然忘记原来记得很清楚的东西,有些类似老年人记忆模糊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但我认为,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化学手段来干预思维这个人体的最精细的领域,是危险的,在道义上也是不可取的。</p>

但主要之点尚不在此。我直到后来才弄明白:以人为的手段来促使记忆积极化,并不能保证脑的完善的机能性活动。离开对人的整个心理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发展就是不可能的这才是主要的结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