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 / 2)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p>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p>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p>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p>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p>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p>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p>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p>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p>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p>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p>

11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p>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p>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p>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p>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p>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p>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p>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p>

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p>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p>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p>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p>

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p>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