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2 / 2)

在“演讲实验上课制”中,新课题的学习也可以不从演讲开始,而是从学生在课堂上和在课外从事的实际作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演讲或者让优秀的学生做摘要性的学术报告实际上就是对该课题的学习做出总结。在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的学习中,采用这种途径是较为适当的。在许多情况下,研究文艺作品是从阅读原著开始的,这时候学生不仅反复阅读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且就作品中涉及的社会政治问题、道德问题和审美问题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判断。文学课题的学习常常就从辩论开始。生物、物理、化学教师,有时候在学习新教材以前,先让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做一个简短的报告,把一些概念、公式、结论、规则、规律加以总结,从而把全体学生引导到接近于新教材的学习。</p>

在演讲以后或演讲以前进行的实际作业,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知识的性质及其运用的形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完成。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让学生解答试题和应用题,进行实地测量,分析各种证明的方案,编制程序用于程序控制的模型,编写操作机器和机械的说明书,分析统计资料和数据,制作证明某些公式的模型,帮助低年级数学爱好者学习,等等。</p>

数学教师力求做到,使学生在解答习题时,每一个人都要**地劳动,透彻地理解教师在演讲中所叙述的理论性概括。为了使学生进行**作业,经常挑选好几种习题方案一般地提出4种方案。前3种难度不同的方案是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的。第4种方案则包含着某些超出大纲范围的因素,这类习题是打算给能力强、有天才的学生对他们一般都在课外小组里进行个别辅导做的,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出新的天才学生而设计的。作业题的分化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发挥他们的才能,激起学生的竞赛精神,并且能帮助教师在作业过程中研究和评价学生的知识。学生们都竭力要完成较难的方案,并且想用独创的方法来解答习题。学生经常先把较容易的方案解答出来,再着手做较复杂的方案,经过克服困难而完成作业。通过这种用数种方案来布置作业题的工作,就在学生中发展了相互竞赛的精神。那些最成功的、有独到见解的解题方法,被刊登在学校的数学杂志上。</p>

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随着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课题方面的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教师在课堂上给2、3个学生或4、5个学生布置几道有数种方案的作业题,并在题目上标明“考查题”的记号。学生选择自己会做的那个方案把习题解答出来。在个别情况下,考查题里除解答习题外,还要求编制新的习题图表、计算、进度表等。这样,对全班学生来说,教学在照常进行,而在个别学生来说,已经在考查他们的知识了。到了一个章节课题学完的时候,一般来说,对全体学生的知识都有评定了。对于已经得到分数的学生,教师从以前学过的章节题目中挑选一些较难的题目让他们做,或者建议他们**地学习后面将要学习的教材。</p>

在“演讲实验教学体系”里,在一些课上,让学生完全**地学习新教材。在这里,占首要地位的,是让学生**地钻研好几种资料来源,或者让他们在完成实际作业的过程中一边读书一边研究某种现象。这一体系有助于动员学生自己去积极地获取知识。学生和他的精神世界不仅是教学法研究的对象,而且是教学法的主要动力。</p>

72、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p>

日益深化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是少年期的特点。无论就反映客观实际现象的领域来说,还是就思维过程的性质来说,少年的思维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情感生活与智力的联系虽然还不够牢固,但是比学龄初期更为深刻:对情感特别是与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相联系的情感的有意识性有了发展。</p>

在认识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时,少年不仅注意那些明显的、易见的、作用于感官的属性,而且注意那些隐蔽的、不易觉察的属性,并且他们更多地是对后一种属性进行思维的分析。这一特点既表现在少年的兴趣上,也表现在他们的志向上,而特别重要的是,表现在他们的积极的活动中。</p>

我们曾把同一试验反复进行了几次:把一幅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画分别拿给78岁的儿童和1315岁的少年看,讲解了图画的内容。在第一种情况下,学生对画家所描绘的东西的感觉属性表现出最大的兴趣,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学生则注意到引起某种运动、状态和斗争的内部动因。例如,在b.瓦斯涅措夫的画勇士里,78岁的儿童最感兴趣的是骑士们的服饰和武器的细节,是挽具和长长的马鬃,以及那块地方的荒凉阴郁的外观。而少年在这些同样的事物中,却能找出许多隐蔽的关系和因果联系。例如,他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画家描述的那个遥远的时代里,人们怎样制造出这样精细而耐用的物品挽具、武器他们是否有专门的作坊来制造这些东西为什么骑士们停在这样的开阔地带,因为敌人很容易发现他们并且用箭来射到他们究竟俄罗斯的领土跟敌人的疆界在哪里为什么画面上看不到乡村或城市”</p>

如果说78岁的儿童从陈列在技术小组活动室里的机器模型和装配零件中,最感兴趣的是各种部件和机械的运动、操作、外部的相互联系,那么少年特别是男孩子最感兴趣的则是零件和部件的构造、设计、安装位置、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在看到机器、机械、联合机的模型时,学龄初期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要求把它们开动起来,他们从不活动的模型里看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而少年们则相反,在看到开动着的模型时,几乎总是请求把它们停下来,以便仔细察看模型的构造,并且表现出一种想把它拆卸开来的愿望。</p>

我们拿一些金属零件给79岁的儿童看。零件中有一些是经过磨光的,另一些仅仅是车出来的。孩子们对这些物品的态度,是把两种进行比较。他们说前一种零件好看,后一种零件不好看。而少年对待零件的态度则完全不同。他们最为关心的是,零件在车床上粗车出来以后又是怎样加工的。</p>

如果说710岁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事物、现象、事件的突出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形成自己对于感知对象的意见首先是情感的评价,那么少年常常是从所观察的事物或现象特别是人中寻找其相反的特征。例如,在一个好人身上,他们一定要找出他的不好的地方。少年还不能解释这种优点和缺点相互交织的复杂性,所以他们在评价人的时候经常会犯错误。少年身上还保留着学龄初期的总爱把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简单地分为好的和坏的、正确的和错误的那种意向。对于各种矛盾的质、方面、特征、倾向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的能力在少年身上还不具备。少年好像刚刚睁开眼睛来看世界,他会逐步地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并不像初看起来那么简单,对人不能凭最初的印象就下判断。这种想分辨事物、现象和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的愿望,既包含着少年的精神面貌的优点,也包含着它的缺点,这些优缺点在日后的发展方向,则取决于环境、教育和年长者的个人榜样。</p>

少年的这些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对事对人持一种批判态度。少年不像学龄初期儿童那样听信教师和家长的话,不肯无条件地接受对他们的要求。他们好像在故意地找出一些理由来反驳年长者的话。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在他们的智力可能性跟他们向自己提出的具体思考任务企图从思想上弄清楚别人对他们所说的话之间,还有不能适应之处。</p>

使少年的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不仅要满足而且要千方百计鼓励他的好奇心。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使少年在带有研究性质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去尽可能认识更多的东西。这种认识应该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信念。</p>

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间,少年们听到许多关于农业先进生产者不仅获得高产,而且改造植物性质的报导。对于反映劳动的这个方面的事实和概括,少年们有时抱着不相信的态度,他们怀疑这种改造的可能性。为了消除这种怀疑,我们鼓励少年去从事这样的劳动,使他们通过这种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检验某一种真理。这种通过劳动来检验真理的过程,是形成正确的信念和使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最好手段。例如,我们告诉七年级学生14岁的少年说,有一种新的照料植物的方法即根外追肥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植物不是通过平常的方式通过根来吸收养料的,而是用矿物肥料的溶剂来喷洒植物的叶子。农业生产革新者的经验证明,采用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像对待一切新的、未知的东西一样,少年们对根外追肥的方法抱怀疑的态度。为了不仅消除他们的怀疑,而且确立对于用新的不平常的方法能</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