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立高燨为皇太子之旨(2 / 2)

朱高炽眼睁睁地看着那紫檀描金盘龙匣子被高高放置,就觉得,他的心也被放了上去,再也下不来了。

匣子里,圣旨上写了啥?太子是谁?是他吗?

朱高炽的目光粘在了他爹的身上,他没有看到两个兄弟落在他身上的嘲讽的目光,如此一来,似乎所有的皇子们都有了希望。

朱棣避开了朱高炽的目光,待匣子放好了,朱棣又随手拿出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匣子放在了龙桉上,“诸位臣工,立储的诏书,一共两份,一模一样,是朕亲笔所写,周王、宁王,两位国公,军机处、户部和兵部尚书亲眼见证,一份,你们刚才看到了,放在那上面,还有一份,朕将随身携带。”

“朕将来百年之后,诸位臣工就拿着这两份诏书,请新君即位。太子已立,以后,诸位安心办差,不必再揣摩朕的心思,也不必再奢望那从龙之功!”

朱棣冰冷的目光扫过所有人,大殿里面鸦雀无声。

“朕的四位皇子们,除了老四,都成年了,今日朕就册封尔等,朱高炽!”

“儿臣在!”

“朕册封你为康郡王!”

朱高炽猝不及防,更是不知道“康”是哪里的地名,他愣了好一会儿,还是旁边的宁王推了他一下,他才想起来谢恩。

朱棣也不计较,喊朱高煦,“朕册封你为英郡王!”

“英”也既不是地名,也不是国名,老二和老大一样乃是郡王,朱高煦也不计较,高高兴兴地谢恩,“儿臣叩谢皇恩!”

“老三!”

朱高燧出列,朱棣给他的封号为肃郡王,和两个哥哥一样,都是郡王。

朱高燧没想到,自己身为皇子,居然连亲王都没有混上,他知道爹的意思,除非他立下大功,恐怕将来,他亲王的爵位还要落在新皇身上了。

不过,想到正大光明匾后的诏书,他的心里升起了一丝希望,若父皇要立大哥为皇太子的话,还需要秘密立储吗?

嫡长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想必,爹心里中意的并不是大哥了。

朱棣看了一眼老四空着的位置,他不舍得老儿子一天进两趟宫,来来回回地跑,他今日看到儿子,都瘦了,想到儿子,朱棣又很心疼,语气都缓和下来了。

“至于老四,他为朕,为大明做了多少,想必诸位都看到了,朕决定封四皇子朱高燨为燕亲王!”

朱棣话音未落,满殿哗然,除了亲眼目睹圣旨的几个王公大臣,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要知道“燕”可是曾经皇上的封号啊,朱棣把曾经属于自己的封号给小儿子,是什么意思?

历朝历代,当朝皇帝昔日的爵位封号都不会再次册封,这可是破了先例啊!

这一刻,朱高炽却是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父皇把自己的封号给四弟,又封四弟为亲王,毫无疑问,这是在补偿四弟啊!

看来,那匣子里头的圣旨里头,立的太子就不是四弟了,只要不是四弟,必然是他自己。

那父皇为何要用这种方式立太子呢?

朱高炽细细想来,今天在后花园里,解缙差点被父亲一脚踹死,前脚说不让提立太子之事,后脚就用了秘密立储的方式来立太子,原因是什么?

两年来,若非自己运作,没有一个人向父皇上奏请封太子,可见四弟在朝中的实力和威望,父皇想必也是心知肚明,不得已,才用了这种立储的方式。

朱高炽越想,越是感动,他爹的心里还是有他的啊,明白他的好!

听到朱棣册封皇子们的封号后,齐王心里就有些不澹定了,四哥这波操作,似乎不太正常啊!

他站出来道,“皇兄,弟弟实在是不懂皇兄给几个侄儿的封号,康郡王、英郡王、肃郡王,这些封号都是什么来历?还有,臣弟怎么没有听到封地在哪里?”

朱棣似乎能够一眼将谷王看透,他笑了一下道,“还是七弟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