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周遇吉的尝试(1 / 2)

 送走了诸位将领,霍去病负手立在大帐中,看着营帐中兵士们到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

他知道,眼前的局势已经暂时稳定住了。

现在的这支部队,从上到下,不管是将领也好,还是兵士也好,就连干活的杂役和马夫,精神面貌上都是焕然一新,跟之前颓废低沉的景象简直是云泥之别。

很好。

起码从士气上来说,已经有了一战之力。

但是,霍去病的内心里依然清醒的知道,这支部队跟鞑子的硬实力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十分巨大,并不是单纯的靠喊几句口号和说几句鼓励的话就能够弥补和消除。

毕竟是几万鞑子,又不是几万头猪,退一万步来讲,就算真是几万头猪,那让这六千多人去杀起来也够费劲的。

得有具体的方法,和可供操作执行的手段才行。

一股脑儿的冲上去,去依靠人肉武力解决?

那就是送死。

要想以几千兵马,战胜几万鞑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得想办法。

得想一个能够以一敌十,把损失降到最小的办法。

霍去病在营帐中踱着步,思索着对策。

“呜~呼~”

突然一阵寒风吹了进来,这阵寒风卷着寒冷的白雾越过沙盘,吹的沙盘上插着的小旗猎猎作响。

他突然意识到,在他重生之前,周遇吉似乎就是在准备跟鞑子相关的事,而且连续劳累了几日都没有休息,大帐中间的沙盘,就是他这几日的杰作。

他起身来到沙盘前,见那沙盘上三尺见方的空间上,分别用石块,树枝,沙土堆砌模拟了一个地形地势图,鞑子的行军路线以及明军的哨点分布上还用不同颜色的小旗做了标注,看起来极为详尽。

看了一会儿,再结合着脑海中的记忆,霍去病心中已然对这群鞑子有了充分的了解,他看着沙盘上那代表着鞑子的红色小旗,在偌大的沙盘中深入腹地,显得格外扎眼,忍不住冷笑一声暗自想道:“没想到这鞑子还确实挺嚣张的,竟然敢孤军深入这么远,简直比他们的老祖宗匈奴人胆子还大!看来它们是完全没把这大明放在眼里了!”

说这话,浑然忘了他曾经也曾做过这种事,敢于带着八百兵马就孤军深入,迂回穿插到匈奴后方,干出过比这更出格百倍的辉煌事迹来。

而且这种事情,他还不止干过一次。

“不过,既然你们来了,又遇到了我,那,只能怪你们运气不好!”

霍去病的嘴角抹起了一股冷笑,体内的血气开始慢慢的翻腾,上涌,熟悉的感觉正一点一点的回到他的身体。

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这种事他做过。

那就再来一次!

他又细细的看了一会儿,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从当前的局势上来看,要想消灭这群鞑子,有且只能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

包围。

这种办法,需要联合周围几个省份和地区的兵力,实行包围战术,把这群鞑子的行进路线和退路全部封死,进而逐步缩小包围圈,一点点的吃掉这群鞑子。

这种战术,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这群鞑子一旦被围上,进入了包围圈,那基本上就是插翅难逃,只能等死。

因此这种战术,也俗称包饺子战术。

这群鞑子目前倒是符合这个情况,孤军深入千里,周围又都是明军卫所,因此这个办法倒是很合适。

但这种战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需要协调周围几个地区的将领,以及投入大量的兵力,而且还得有一个头脑十分清醒、反应十分灵敏和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主将来做指挥,除此之外,还需要各方面的兵力都得配合得当,否则一旦有一个配合不好,就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机会冲出包围圈或者进行反击。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做法,只能说是有希望,但是不多。

实施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主将和指挥除非是他自己,或者皇帝亲自上阵才行,而且还不能瞎指挥。

但这明显就是在扯淡。

霍去病只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头脑中的记忆清晰的告诉他,这个方法行不通。

不是方法不行,而是人不行。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在他还没重生之前,周遇吉早就已经尝试过这种做法了。

【周遇吉的尝试】

作为一个少年成名的将军,能一步一步做到大明左都督的职位,周遇吉也绝不是浪得虚名。

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将领,身上的功名也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因此从这群鞑子入侵明境,纵深千里即将到达山东的边界时,周遇吉就在谋划着应对策略。

跟霍去病的想法一样,他也准备给这群鞑子一点儿颜色看看,或者说通俗点,就是也想给他们包一顿饺子,让他们有来无回。

包饺子这种事,周遇吉很擅长,毕竟在之前参与剿匪时,他就曾联合过其他将领给反贼张献忠包过饺子,经过品尝,味道很不错。

这次他准备给鞑子们再包一次。

毕竟孤军深入明境,四周又都是明军卫所,怎么看都是适合包饺子的最佳案例。

因此,计划制定的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