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进城(2 / 2)

为何还不开城门?

看着那万余汉军在回鹘骑军的铁蹄与弓箭下惨叫哀嚎而萧公敬却并未打开城门,秦风就不由疑惑的朝萧公敬的方向望去。

见萧公敬轻松且略事得意的看着城下这一切,秦风就明白了:萧公敬根本就没有打开城门的意思,他就是希望看到回鹘骑军与汉军这样自相残杀。

想到这里秦风急忙快步跑了上去,拱手拜道:“大人,汉军已降,何以不开城门?”

“秦大人此言差矣!”萧公敬回答道:“这汉军为虎作伥也不是好惹的东西,我等坐山观虎斗岂不痛快?何必放其进来徒增变数?”

“大人,万万不可!”秦风答道:“先不说大人此举有失仗义,就说这城下的万余汉军,正因降了敦煌才落得如此下场,如此一来,其余汉军乃至汉人又岂敢降我敦煌乎?”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近代国共内战时**的军队总是优待俘虏而国民党对俘虏总是持有疑心并排挤利用一样,不用多久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一点:投降共军就有好日子过,投降**被利用完了就只有“过河拆桥”的下场,那么谁还会脑袋进水了会选择投降**?!

所以在内战时,国民党会整城或全建制的部队起义、投降,其实是很正常的事。

而现在萧公敬就在做这种事,为了眼前的些许利益或是避免一点有可能的危险,却置长远利益与更大的危险于不顾。

“大人!”秦风就萧公敬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就继续说道:“要知在回鹘制下的汉军和百姓并不只这城下万余,大人今日若是见死不救,他日又如何能劝说其余汉军归降?若其余汉军皆以此为鉴,全力助回鹘与敦煌为敌,则敦煌之覆灭亦不远矣!”

萧公敬仔细一想觉得秦风说的也没错,这并不是萧公敬担心敦煌国灭不灭……其实也可以说是担心敦煌国,因为在萧公敬的眼里,敦煌国的兵大多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敦煌国的兴亡其实也就是他萧公敬的生死了。

于是萧公敬当下点了点头,道:“秦大人所言甚是,公谨(萧公敬的字)一时糊涂,差点便做下此等贪小利而忘大义之事了!”

当下不敢再有所迟疑,朝周围大声喊道:“众将士听令,打开城门,掩护汉军入城!”

“诺!”敦煌军应了声,就在城头张弓搭箭做好了准备。

赵时行见城门缓缓升起,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不知道此去对自己及一帮出生入死的兄弟是福是祸,但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其它选择。

“进城!”随着赵时行一声大喊,汉军就缓缓后退靠向城墙。

见此秦风就不由暗赞了一声,这回鹘汉军还真是出人意料,原本以为在这生死关头他们会一窝蜂的往城门处挤,没想到却能临危不乱这么有秩序的后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