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明身份二人进城,伏姑娘成竹在胸(2 / 2)

不过挨了打的,朝廷也不会不管。他们在城门口的桌子上放了很多金疮药,还有止血的膏药。

凡是想强行出城,挨了打的,衙门管治伤。

而且官差还在城门口派米,每个人的手中都有本地的保长们发下来的买米竹筹。

百姓们可以凭借手中的竹筹去领朝廷发派下来的赈灾米,吃饱是不可能的,虽然不是很多,但煮粥的话,也能勉强糊口。

而且不光米给的不多,官差们还时不时的在米中掺沙子。

林平之看到此景,倒是微微一笑。这本地的官吏比起平阳县的来要负责任的多。

对于官差们在赈灾粮中掺沙子的行为,林平之倒是不以为意。毕竟这是无奈之举。

在米中掺些沙子,只有真正挨饿的饥民才会来领,也省的那些有余粮的富户,地痞们,趁机来占朝廷的便宜,跟真正挨饿的人抢粮食吃。

这虽然有些“阴损”,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永远不能低估的便是人性的“恶”。

坏人们总是有办法钻空子,来侵占好人的利益。

而对于朝廷官吏可能侵吞赈灾粮,大发横财的行为。林平之没有证据,也不能凭空臆断,而且他也不想管太多。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这些朝廷的官差们,能管事,能给大家派米,能在大瘟疫之中继续留在疫区之内维持本地秩序,若不给他们一些甜头,他们恐怕也早‘溜之大吉’了。

林平之虽有侠义之心,但却并非迂腐之人。

贪墨赈灾粮定然是不对的,这种贪官污吏就该诛九族。但事急从权,做事要学会权变一些。

况且无凭无据的,“冤陷”朝廷命官可是要“杀头”的。

以现在林平之的武功,加上手里的这把宝剑,铲除贪官污吏不过举手之劳。

但是如果没了他们,这城中的秩序会瞬间崩溃,然后无数的饥民将无人照应。人群一旦失去了秩序的约束,那么他们会充分的发挥自己作为“动物”的本能。

到时候这座城,就不再是城了,而是一片人间炼狱。

人性本恶,人在生命受到死亡威胁,一旦道德沦丧,那么就跟畜生没什么区别了。

伏樱此时走到了城门前的告示栏,她看了看衙门的告示接着叹了口气。

林平之说道:“我们现在已经进来了,接下来伏姑娘要如何控制本地的瘟疫?”

伏樱回答道:“自然是先‘望闻问切’,看看本地的百姓们到底如何了。”

不过病人们不是很好找,因为现在所有感染了瘟疫的病人们全都被集中在一个地方,那便是县衙的停尸房。

凡是有瘟疫症状的都要被送到那里进行隔离,集中的治疗。